分享

《比干的世界》第18章 国祚民祀 第5节 朝歌遗韵

 比干星空下 2019-05-04

5  朝歌遗韵

摘星台景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的城中心朝歌镇,是古今驰名中外的殷商文化遗址、比干后裔的寻根问祖圣地、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殷末延存下来的摘星台现是一个夯筑土台,下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殷商文化,距今三千多年历史。据《淇县志》载,摘星台最早为帝辛所建,原名“摘星楼”,意谓登临其上,即可伸手摘星揽月,比喻楼台之高,是当年帝辛和妲己纵情声色、施虐臣民的常驻之所。自比干在此对帝辛“强谏三日不去”,挖腹剖心而死之后,人们为纪念比干,改称此楼为摘心楼,后又将之改回原名,以台代楼,圈地围墙,遂成今日的“摘星台风景区”,是有史可考、有据可证的比干殉难地。

传说帝辛为讨苏妲己欢心,建造了一座特别高的塔楼(具体有多高,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反正就是“特别高”),取名摘星楼,之后的两千多年,高楼损毁,夯土垒成的楼基,也只剩下了一座土台子。现台高十三米,周长约三百米。为发展旅游,当地有关部门仿造的摘星楼建在台顶,楼身通高约十二米,看上去十二分的壮观,不过跟当年帝辛举一国之力修建的摘星楼还是差远了,因为帝辛建造的摘星楼也是“特别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殷商灭亡不久,摘星楼即遭雷火击毁,官史和民间皆附和称其“遭天谴”。汉朝重建时,在楼前增建了“忠烈坊”,以表彰对比干的敬仰与怀念。坊上的对联写着:刚之忠之仁之勇之(上联),惨也酷也悲也伤也(下联)。

摘星台景区现有三仁祠、林坚台、忠烈坊、心星阁、朝歌成语苑、朝歌诗苑、忠谏广场、扯淡碑、陈婆造心经浮图、超公和尚石塔等景点。“三仁祠”中,供奉“三仁”塑像,箕子居中,比干居右,微子居左。东堂为比干馆,西堂为箕子馆,有记述其生平大事的壁画。摘心台东侧建有碑廊,其中魏、唐造像碑数件。

值得一提的是,摘星台的“三仁祠”西面有一座纣王殿,立着一尊帝辛的塑像,仪表堂堂,威武神勇,双目炯炯有神,丝毫不见酒色掏空身体的颓废迹象。据当地人讲,帝辛在他们的心目中并非周武王和历代官史绘声绘色的那么十恶不赦,还是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的,他和比干从来也不是死对头。近年来史学界有少数人呼吁重新评价帝辛,这与淇县朝歌民间的说法相得益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