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摘星台与摘心台

 朝歌淇水悠悠 2021-12-01
图片

 摘心台在河南省淇县(朝歌)老城区西北隅,现在是一个高十三米,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土台。原名摘星楼(又名妲己台),相传殷纣王在上边建一摘星楼而名。言其极高,站在上边能伸手摘下星星。何以改为摘心台呢?

图片
淇县摘星台公园
这还需追溯到三千年前的殷商帝辛(纣王),殷纣王乃商朝第30位帝王,聪慧敏捷,能言善辩,体壮力强,能格猛兽。商末,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威胁着商朝的后方,帝辛继位后继续对东夷用兵,费了很大的力量,打退了东夷的扩张。“纣对东南的经营,使以后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南,对我国历史有一定贡献”(《中国史稿》语)。但他高傲自大,刚愎自用,嗜酒好色,爱财重宝,因聚财而加重赋税,为玩乐而有北里之舞,靡靡之音,于王都朝歌外,建离宫别馆,苑囿亭台,常从美姬往来其间,作长夜之饮。
图片
淇县摘星台为省文保单位
纣伐有苏氏得妲己,传为狐狸精所变,纣王却视为掌上名珠,唯妲己之言是从,整天沉醉于酒色,不理朝政,将国家大事抛在一边。给谀臣费仲、恶来委以重任,朝纲混乱不堪,忠臣无不痛心疾首,担忧长此以往,非攘成亡国大祸。当时殷有三仁人,微子保宗祀,箕子重社稷,比干笃忠贞。微子,纣之庶兄,数谏纣王不听,反被迫走;箕子,纣之叔父,屡次进谏纣王不听,乃披发佯狂为奴,却仍然工,遭到纣王的囚禁;比干,纣之叔父,官居少师(丞相),德才兼备,忠实于社稷,奸臣们即恨又怕。
图片
淇县三仁祠
比干看到纣王被狐狸精迷惑,不能自拨,心中万分焦虑,就想出了个主意,命武士到轩辕坟(黄帝陵)逮了许多狐狸,用其皮做了件狐皮大衣,献给纣王,想把苏妲已吓跑,谁知她不但不跑,反而恼羞成怒,心生毒计要害死比干。
一天纣王和妲己正在鹿台用早膳,突然妲己大叫一声跌倒在地,口吐白沬,昏迷不醒,可把纣王吓坏了,忙叫侍女把他扶到龙凤床上。纣王问她怎么啦,她说是过去的老毛病又犯了,哼哼声一直不止。纣王问她如何才能治好?妲己说:“要想根除,除非用七窍玲珑心做药引子才好。”纣王急了,“这七窍珑玲心又该去哪里找呢”?妲已说:“远在天边,近在咫尺,满朝文武只有丞相比干一人长着七窍珑玲心,只怕大王不肯救妾,舍不得杀比干。”纣王还真有点犹豫。
图片
比干摘心处
忠贞的比干,看到微子出走,箕子被囚,仍不甘心,他想:“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整衣冠,穿朝服到纣王与妲己作乐的摘星楼上强谏纣王,三天不走。纣王大怒说:“谁叫你这样劝谏?”比干说:“为了商汤江山,我不得不来,只恐商汤三十代江山就要断送你手!”纣王哪里听得进去,对比干顿起杀意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倒要看看。”就命武士在摘星楼上将老臣比干的心挖出来。
图片
心星阁
比干下楼来一直向南走去,到心乡(新乡)安心,苏妲己一看不好,马上变了一个老太婆前去拦截,比干正走着,忽见前面有个老太太可可怜怜地在剜菜。比干情不自禁的问:“老太太你在剜什么菜?”答曰:“我在剜无心菜”。“菜没心能活吗?”“能活。”“人没心还能活吗?”“不能!”这是比干最犯忌的,一听此话便软瘫那里死去。为人敬仰的比干丞相,就是这样惨死在昏君纣王手里。
人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忠臣不禁失声痛哭,安其心用厚礼就地葬埋了他。就是现在卫辉市有名的比干墓。比干死后妲己还不罢休,纣王遂派兵前往比干家中抄斩。比干夫人陈氏深知纣王会斩草除根,即怀六甲身孕星夜逃出朝歌,跑到城北山林。群兵追至,捉住陈氏,便问她孩子姓名,陈氏急中生智,指林为姓,指泉为名。母子方得脱险。周武王灭商后,召回了比干母子,就赐比干之子姓林,从此比干即成了林姓始祖。
图片
淇县摘星台内比干塑像
人们为世代纪念为了江山社稷而死的比干丞相,便把摘星楼改名“摘心台”。1984年,淇县对摘心台进行了修整,扩为公园,将不少古迹迁入园内。如唐代陈婆造心经浮图、明代三仁祠碑、雄伟的没耳朵狮、麒麟壁、扯淡碑,金代超公和尚塔等等,以崭新的姿容迎接更多的国内客人。如今,摘星台已成为海内外林氏宗亲寻根问祖的圣地。
(来源:《鹤壁地名传说故事》,编辑时有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