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死亡原因,严重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而对缺血性卒中进行规范的二级预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或残疾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一环,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药物选择呢? 」 ✈ 指南推荐的 卒中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 推荐用于卒中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 ✈ 有效性: 氯吡格雷再发和血管事件风险显著低于阿司匹林 不同治疗方案之间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具有更低的卒中再发风险和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 安全性: 氯吡格雷心肌梗死发生率、颅内出血风险更低 氯吡格雷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安慰剂更低、颅内出血风险较阿司匹林更低,不同治疗方案所有原因引起的停药率无显著性差异。 ✈ SUCRA*排序: 氯吡格雷兼顾疗效和安全性 SUCRA排序结果表明,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干预方法中,氯吡格雷是兼顾疗效及安全性的优选药物 。 * SUCRA: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数值越大,该药物疗效、安全性越好 ✈ CAPRIE研究: 高危复发患者氯吡格雷获益较阿司匹林更多 结合CAPRIE研究结果,氯吡格雷是适合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的优选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高危患者。 *Essen危险因素评分:年龄65-75,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梗,其他心血管疾病(除心梗、房颤),外周动脉疾病,吸烟,在此次事件之外既往TIA或卒中(1分);年龄>75(2分) @ 参考文献: Long Z, et al. Stroke. J Cell Biochem. 2017 Apr 14. doi: 10.1002/jcb.260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