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姐 酸碱盐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能是个难点,这些知识点要全部都掌握喔! 一、酸、碱、盐的组成 1、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3、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4、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减小。 (2) 浓硫酸 v 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干燥:O2、H2、N2、CO2、CO)(NH3不行) v 脱水性,能夺取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水分” ( 氢、氧元素 ), 生成黑色的炭和水。 v 强烈的腐蚀性 v 强氧化性 注: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酸入水)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常见沉淀: AgCl↓,BaSO4↓,Cu(OH)2↓,F e(OH)3↓,Mg(OH)2↓,BaCO3↓,CaCO3↓ 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五、中和反应与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六、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生石灰—— 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 NaHCO3 金刚石、石墨—— C 干冰——CO2 冰—— H2O 天然气(甲烷)——CH4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 (乙酸)——CH3COOH 七、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1)红色的固体——Cu、Fe2O3 、P(红磷) (2)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3)暗紫色的固体——KMnO4 (4)黄色的固体—— S (5)蓝色絮状沉淀——Cu(OH)2 (6)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7)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8)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9)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八、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 检验稀盐酸(或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2、 检验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3GR三螺杆泵有白色沉淀产生。3、 检验CO3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4、 检验NH4+——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九、干燥剂的选择: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本文编辑:化学姐 ▍来源: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来自: 昵称47813312 > 《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