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哲学后,性格都变了,现在学哲学非疯即傻,没有什么用。

 思明居士 2019-05-05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用

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格言是:“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

学哲学后,性格都变了,现在学哲学非疯即傻,没有什么用。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

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

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

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

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以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有“闲暇”。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去“诧异”?

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

学哲学后,性格都变了,现在学哲学非疯即傻,没有什么用。

古希腊贵族生活

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亚里士多德正

确地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

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有充分的闲暇。但闲暇只是一切智力活

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很多爱好哲学的朋友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很难回答。正

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为求知而求知,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

心想在哲学思考以后得到另外的东西。

学哲学后,性格都变了,现在学哲学非疯即傻,没有什么用。

苏格拉底

海德格尔也说,如果非要追问哲学的用途,我宁愿说:哲学无用。

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我想跟你学哲学。”

苏格拉底问他:“你究竟想学到什么?

学了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

学了商业,可以去赚钱。那么你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青年无法回答。

苏格拉底是想启发这位青年,哲学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

学哲学后,性格都变了,现在学哲学非疯即傻,没有什么用。

故事

还有一个故事:

看来,哲学真的没什么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还不如去学习一项具有实际用途的技能。

学哲学后,性格都变了,现在学哲学非疯即傻,没有什么用。

但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

同样,哲学也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

哲学之中,人说到底就是“哲学的”存在。

所以说,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定自己的本性。

除了求知,哲学的用处还体现在人广袤的精神原野中,我们读《道德经》《老子》《易经》,

就是想从中获取更精深的思想,即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里,我们存在的意义十分微

小,即使我们很难像古希腊的贵族一样,有闲暇和好奇心来探究生命的本源,但这世界对于我

们是最真实的存在,人生途中,我们也有困惑,有不解,有委屈,有怨恨。

哲学是带着枷锁思考出来的结果,无数个先人在几千年前,在更早的时候,就与现代的思想进

行了间接的沟通。我们学习的,甚至传承下来的,是无数古人思想触碰的精华。

学哲学后,性格都变了,现在学哲学非疯即傻,没有什么用。

哲学到底有什么用?“没有用”但我们有爱(对世人的爱,对人生的爱),有勇气(有奋力前

行的勇气,有失败后重来的勇气),有信心(对未来的信心,对世界的信心)

这就够了。

  • 致虚极,守静笃

  • 濯手、焚香,沏一碗茶汤

  • 手捧古卷,口诵真经箴言

  • 忽如清风入怀,荡涤心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