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岁的跳桥少年,在用生命来教我们怎样做父母!

 天道酬勤之人 2019-05-05
每天看看  让自己育儿得心应手

这个少年,在用自己的生命,来教我们怎么做父母!愿他,在天堂里安好!

前几天,发生在上海的一条新闻,让人心痛。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自杀。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辆白色的小轿车打着双闪停在桥上。

一女子下了车,一会儿又上了驾驶座。

几秒钟之后,车的后门打开,一个男孩跑出。

女子下车试图拉住男孩,未果,眼睁睁地看着男孩翻越栏杆,纵身跳下了大桥。

女子痛苦得跪倒在地,用双手捶打地面。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崩溃和绝望。看视频的我,心也缩成了一团。

据新闻报道,17岁的男孩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回家路上,和妈妈说了这件事,遭到了妈妈的强烈批评。途径卢浦大桥时,妈妈把车子停在马路中间,跑下车去骂后排的孩子。

骂了一会儿,母亲上车。几秒钟之后,孩子下车,跳桥。

悲剧发生之后,骂男孩太脆弱太不负责任的有之,骂母亲太不懂得教育太情绪化的有之。

责骂可以泄愤,却于事无补。

我们要思考的是,从这个悲剧里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才不辜负那个男孩早逝的生命。

01

      不再做任性的父母

在担任父母的角色上,我们一直挺任性的。

我们很少把孩子,当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

我们从骨子里认为,他(她)的生命是我给的,因此我有处置的权利。怎么与孩子相处,全看我的情绪状态。

高兴时,啥都好说,亲一亲,抱一抱。

不高兴时,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没看老子(老娘)正烦吗?

至于孩子生命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滋养,大多数父母可能没怎么想过。

17岁跳桥少年的母亲,看起来就是一个相当任性的人。

对儿子不满,便可以不顾身边滚滚车流,将车停在了马路中央,且下车到后门边上骂儿子,这得有多任性?

这样的任性行为,绝不可能只是偶然。

少年的跳桥,也并非一时的冲动。压垮骆驼的,是每一根稻草。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忙着表达自己的不满,忙着去惩罚孩子,以儆效尤。但我们往往忘了,我们究竟想要让孩子通过这个错误学会什么?

就拿少年与同学发生矛盾这件事来说,母亲应该引导儿子如何应对矛盾,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是这个母亲,无论是言传的内容,还是身教的方式,都无法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孩子从妈妈身上学到的,就是肆意宣泄自己情绪以及与人对抗的模板。

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说: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

父母人格的完善程度,决定着孩子有怎样的未来。

什么是人格?通俗点解释就是一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

曾听说一个故事,一个老师让学生写下父母令自己最难过的话。

孩子们的回答,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就你这傻逼的样子,长大了能有出息?

“狗东西,你早晚会进监狱!

“我他妈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养出你这么个东西。

“等你死了,我用麻布给你裹起来,直接扔对面山上。

“你怎么不去死呢?有种你去死啊。

“再哭我打死你!

“废物,简直就是猪脑子。

也许,说出了这些话之后,我们都不记得了。可对孩子而言,句句都是插进他们心里的一把刀。

父母怎样给孩子以人格的滋养?唯修心养性也。

02

      学会与孩子共情

看少年跳桥的视频,我注意到女子上车之后,大约间隔了9秒,男孩才从车内出来。这9秒间,发生了什么?

男孩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心情本就挺郁闷的。又被母亲数度责骂(在车上、下车),心情就更郁闷了。

母亲上车之后,并没有马上驶离,应该是意犹未尽,继续在责骂男孩。男孩感到生无可恋,才打开车门,决绝地跳下桥去。

听说冲动自杀的人,想自杀的念头盘旋于脑海的周期,只有十几秒。

也就是说,母亲再度上车后的那9秒,是这个男孩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处理恰当,就可以挽回一个生命。

决绝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一般冲动自杀的人,并不是没有一点征兆。

可是父母,有的沉浸在忙碌之中,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需要。

作家金庸的大儿子,因为和女友吵架,在美国上吊自杀,这成了他一生的痛。

他忏悔:“当他想找我谈心事时,我却说要写稿,你出去吧,拒绝了他。我为此很后悔,没有跟他多谈论人生问题......”

有的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根本不把孩子发出的危险信号当回事,甚至推波助澜。

“你怎么不去死啊?”

“你还有脸活着啊?”

“你去跳河好了,河面又没盖盖子!”

“吓唬谁呢,要死死远点,别死在家里!”

去年,一个外地在长读书的初三学生,打电话告诉爸爸月考的成绩。

爸爸在电话里吼:考这么差,你怎么不去跳楼啊!孩子正好站在租房的阳台上,扔下电话就跳了,当场身亡。

这些自杀悲剧,本可以避免的,如果父母能够与孩子共情的话。

所谓共情,就是及时看到孩子的情绪状态,以及这种状态下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与他保持同调,给予他支持。

如果金庸在儿子走进房间时停下写作,对他说:看起来你心事重重啊,遇到了什么事?跟老爸说说......

如果在儿子报告成绩时,爸爸说: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你很难过吧?我发现,这次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你是怎么做到的?非常好,相信你可以将这个经验迁移到其他学科......

如果在听闻儿子与同学发生矛盾这件事之后,少年的母亲先冷静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儿子的难过情绪,再与儿子探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或者在车上的最后9秒,能够这样说:儿子,对不起,妈妈因为着急情绪失控了,我知道你也很难过,我们回去再探讨......

悲剧,就可以避免了。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共情能力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习得。

如果,把所有育儿的方法排个队,我认为共情是父母第一个应该学习的内容。

03

        不带敌意的坚持立场

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父母坚持自己的立场。

但坚持立场时,父母和孩子之间,很容易就对峙起来。

这是因为,我们在表达立场时,往往带了敌意。

“你真笨,那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你真拖拉,那点作业还没做完!”

“你见人不晓得打个招呼啊?一点教养都没有!”

“你真差劲,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儿子。”

孩子感受到这种敌意之后,对立情绪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他们要么在父母的“淫威下”屈从,要么就选择反抗。

弑亲,是孩子反抗的一种极端方式。

自杀,是另一个极端。“我无法攻击你,我便攻击我自己,用永远离开你的方式,来惩罚你。

十七岁跳桥少年,选择的就是这种方式。

那么,该如何坚持立场?

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说,用不带敌意的坚决。

下面视频里父亲的做法,很好的诠释了“不带敌意的坚决”。

父亲带两个女儿去超市买东西,小女儿故意把姐姐手上的东西打掉,然后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父亲知道小女儿是故意的,坚持要她给姐姐道歉。

小女儿的反应很常见:耍赖,通过哭闹、倒在地上拒绝道歉。

父亲没有说“你怎么可以这样,没有教养!”

他只是温和的坚持着,最终让小女儿给姐姐道了歉。

在孩子面前,没有敌意的坚决,表明我有一个坚定的、与你不同的立场,我拒绝你,不按你的来,但是,我对你完全没有敌意。

“温和而坚定”里,包含着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真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一个未来的成人,而不是大人的附庸。

规矩和界线,就在这种“温和的坚持”中建立了。

有了规矩和界线的人生,即便遇到状况,内在稳定的自我也能保持从容和淡定。

痛心于十七岁跳桥少年的离去,愿世间父母引以为戒。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