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读《周易》(86)《蹇》卦:退一步海阔天宽

 坚定前行 2019-05-06

三十九、《蹇》卦:退一步海阔天宽

自家兄弟何必闹?

大小矛盾宜化了。

笑脸主动送上门,

胸怀博大聚英豪。

(卦辞)(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爻辞)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九五:大蹇朋来。

六四:往蹇来连。

九三:往蹇来反。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初六:往蹇来誉。

   创造一个解决矛盾的条件 

(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当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后,相互的关系必然有些别扭,所以在《睽》卦后接《蹇》卦,讲述在不和谐的状态下,应当如何行事。

“蹇”字的本义为足跛。足跛则行走困难,故“蹇”字又引申为艰难、困苦、言语不流利等义。这里用艰难之义,指君王与大臣之间不和谐的关系。

“利西南,不利东北”的意思是:“西南方向有利于缓解矛盾,东北方向不利于缓解矛盾。”为什么会有这种方向上的区别呢?首先我们要搞清“西南”和“东北”方向有什么不同。这两个方向最大的不同就是气候差异较大。西南方向的气候温暖潮湿,而东北方向的气候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的差异就导致物产的条件不同。西南方向物产丰富,而东北方向不利于作物的生产,可见所谓“利西南,不利东北”实际上是指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与“蹇”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此我们就要搞清“蹇”是指什么?六二爻辞说“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原来“蹇”实际上是指君王与大臣之间不和谐的关系。而《蹇》卦爻辞基本上是以“往蹇××”为体例,意思是说如果去主动解决问题了,就会得到什么样什么样的结果。以此,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利西南,不利东北”实际上是一个比喻,是说要制造一个有利于矛盾解决的气氛,一个缓和矛盾的良好环境。

有了一个良好的气氛,还有一个好和事佬,这就是“利见大人”的意思。以此,《蹇》卦卦辞大意为:

“在内部发生矛盾而关系紧张的时候,利于制造一个如西南温暖的气候般有利于矛盾解决的氛围,而不利于如东北的严寒般冷酷无情的环境。利于寻找到德高望重的人从中调解。有此正确的认识,就会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怎么做才会有一个良好的气氛呢?下面会讲的。

主动让步的好处多

初六(未济  ):往蹇来誉。

初六爻爻辞大意为:“主动上门与对自己有意见的对方交换意见、寻找和解的办法,就会得到大家的称颂和赞美。”

这一段爻辞是紧接着上一卦《睽》卦上九爻爻辞而论。上九爻爻辞说“往,遇雨则吉。”主张主动上门解释,只有把过去的一些误会解释清楚了才可以“吉”。但能不能够把问题解释清楚?对方是否能够“遇雨”而接受你的解释都还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将会影响人们做出主动和解的决定,所以,作者在这里换了一个角度来谈。“往蹇来誉”就是说:我们抛开对方是否接受你主动的解释不谈,仅仅是你自己主动上门寻求和解的本身,就是一个高姿态,就是给了对方“面子”,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就可以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称赞。老子说“上善若水”,也是此义。脸皮厚一点就行了。

初六爻爻象为“  ”,《未济》卦卦象。未济就是没有完成之义。虽然没有完成,但也可以得到一个好名声,故有此爻辞。

六二(晋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匪”是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躬”的本义为低头鞠躬的形状。在此是指矛盾双方都怕丢了面子而不愿“往”。

“故”即事情的原因、根由。

六二爻爻辞大意为:“君王与大臣不和而关系紧张,是因为在发生矛盾后,双方都不肯主动让步的原因。”

这一爻爻辞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都不去“往”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往”是一种高姿态,在旁人看来就是向对方低头,也就是本爻辞所说的“匪躬”的“躬”。如果君王和大臣发生矛盾后,都不去主动和解,双方的关系也就只能是越闹越僵,从而造成“蹇蹇”这种十分困难的局面。

六二爻爻象为“  ”,是《晋》卦卦象。晋就是进入之义。做人应当进退自如,如果知进不知退,是很难生存的,故有此爻辞。

九三(旅  ):往蹇来反。

“反”字的本义为翻转,引申为返回、反复、回报等义。

九三爻爻辞大意为:“在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够主动去与对方和解,就可以得到他的响应。”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说声“对不起”,就能换来“没关系”。

九三爻爻象为“  ”,《旅》卦卦象。旅的本义为人众列队在旗帜下有序行进,是正常交往的象征,故有此爻辞。

六四(艮  ):往蹇来连。

“连”即联合、连接。

六四爻爻辞大意为:“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如果能够主动去与人和解,就可以由此产生信任和友谊,并与之结成联盟。”

这是步步深入,进一步解释“往蹇”的好处。一个处事高姿态的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总是更能够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更容易与人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接成联盟,可见“往蹇”的宜处多多。

六四爻象为“  ”,《艮》卦卦象。《艮》卦上三爻与下三爻形状相同,为同心同德之象,故有此爻辞。

九五(渐  ):大蹇朋来。

九五爻爻辞大意为:“当大难来临的时候,可以得到与自己结为联盟的朋友们的帮助。”

前面所说的“往蹇来誉”、“往蹇来反”、“往蹇来连”都是过程,这里的“大蹇朋来”才是真正的目的。人不求人一般高,我们为什么要去“往蹇”呢?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和困难。小的困难无所谓,自己抗一抗也就过去了,但当“大蹇”来临时,仅仅靠自己的力量就太单薄了。譬如当商族来征伐周族时,仅凭周族自己的力量又怎么能对付得了呢?文王不是被他抓小鸡一样弄去关了几年吗?这种时候就需要有其他部落的人来共同抗敌。如果大家平时的关系处理好了,彼此唇齿相依,他们就会在关键的时候来拉兄弟一把。如果平时关系没有处理好,当你大难来临时,就正好是他们搭台看戏的好时候,不落井下石已经是放你一马了,谁帮谁啊?可见,平时把关系处理好,有了矛盾就及时地解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九五爻爻象为“  ”,《渐》卦卦象。渐的本义就是逐步发展。万事都有因果,有了开头就有好的结尾,反之亦然,故有此爻辞。

上六(蹇  ):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硕”字的本义为大头、大脑袋。大脑袋是聪明的象征,故“硕”字又引申为学识渊博的人、德高望重的人等义。

上六爻爻辞大意为:“在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如果能够主动与人求和,这种良好的品德就可以吸引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前来投奔,由此将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因为我们的事业可以得到更多贤良的辅佐。”

古代的教育并不普及,所以人才不多,人才难得。从某个角度来说,得人才者也就可以得天下,周族的兴旺就正是得人才的结果。周族为什么能够得人才呢?就是因为周文王“仁慈”的原因,而所谓“仁慈”实际上也就是为人低调,善于处下,也就是“往蹇”做得好。反过来说也一样,能够“往蹇”,就证明你有胸怀,能容人,天下的英雄豪杰们当然都希望在这样的君王手下发展。这也就是老子说的“海纳百川”的道理。“往蹇”可以说是周族兴盛的秘诀。这其中的道理很好懂,难的是不容易做到,难的是中国人遗传基因中的“面子”拿不下来。翻一翻史书看,最后的赢家是不是总是脸皮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