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PPT输出一本书的思维导图

 澄清的橙 2019-05-06

大家好!我是周贤老师的助理孙潇,前几天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老师(豆瓣名:鼹鼠的土豆)在豆瓣和头条上发了一张我做的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就有很多朋友来问我这个思维导图是怎么做的,包括微信朋友圈里也有人在问。这个事情吧,微信里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所以我想干脆就写一篇简单的教程,有需要的朋友拿去看就可以。

“周贤工作室“这个公众号是周贤老师的,这个公众号主要是分享心理学、心理咨询方面的一些知识和资讯,虽然不是经常更新文章,但是慢慢地我们也吸引到了几千真爱粉丝,真心感谢大家。希望以下我分享的方法能对大家阅读、消化书籍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言归正传,我从以下三点来说说怎么用PPT做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心急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前两点,看第三点。

一、为什么要用PPT做思维导图

二、输出倒逼输入,提高阅读效率

三、用PPT做出一张思维导图的步骤

一、为什么要用PPT做思维导图

先上我前几天做的《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的思维导图

这个思维导图跟我们平时认知中的思维导图其实是不太一样的,相对于利用软件(Xmind、幕布等)制作思维导图,用PPT制作的确需要多费些功夫,但是好处在于可以自己想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软件一般会有模板的限制,尤其是在用免费版的情况下(我平时用来梳理思路最常用的是免费版的Xmind),不能贴图片(收费版才可以)。

来一张Xmind的界面

这是我梳理《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的时候,用Xmind打的草稿。为什么不开始就直接用PPT做?我等会儿说。

幕布我不太熟悉,没用过,可能功能会比Xmind多一些吧,人有时候挺懒惰的,习惯了用Xmind和PPT,我就没想过去尝试用幕布,当然它们都只是工具而已。

所以总结来说,利用思维导图软件会更快速一些,用来梳理思路不错,但是呈现的时候会有诸多限制。用PPT做导图会比较慢一些,但是呈现效果不错,可以依据自己的想法来,基本不受什么限制。

二、输出倒逼输入,提高阅读效率

我们阅读一本书其实是有目的的,我们看虚构类的小说,可能大多数时候是为了消遣。而看非虚构的工具书一类的,多是希望从中吸取一些精华,增长知识和技能。

如果是消遣还好说,读过了就得了。那工具书一类的,我们其实是希望能真正把书读出一些东西来的,也就是要有输出,而类似于摘抄、思维导图、读后感、书评等等其实就是一些输出。用输出倒逼输入,就使得我们的输入质量不得不提高。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输出是很有效的提高我们阅读效率的方式。

读完一本书,输出这本书的思维导图,不仅检查自己的输入质量如何,在读完这本书后的很久时间,还可以拿出来看看,回顾本书的内容。如果是写读后感、书评什么的,配一张思维导图,也有利于读者对书的框架有一个大致了解。

那不同的书,做思维导图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当然这个是依据我个人的阅读习惯出发的),比如《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它的内容其实结构并不是很强,它需要你从中去提炼一些东西出来,重新形成一个框架。

大家可以对比下发在前面的两张导图,用Xmind的那张,是我完全根据目录来,把每一章节里面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归纳,但是你把这样一张导图放出去的话,其实跟放一个目录差别不是很大。对于没有看过书的人来说,这个导图让人觉得“乱“,好像把握不住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用PPT做的那一张,我根据草稿把其中的内容做了一些归类整理,理出主线,然后再把分布在全书各个章节里面的重点内容一一填充进去,这样就形成了结构性比较强的一张导图。

如果是本身结构性比较强的书,它的目录就是很清晰地对书的内容做了归类的,就不太需要这么费劲,按着书的内容读下去,总结,读完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做出一张完整的导图了。

三、用PPT做出一张思维导图的步骤

好了,为什么讲这么多阅读的东西,而不直接开始讲如何用PPT做呢?因为我觉得不管你最后把导图做成什么样,最关键的还是内容。要是把内容理清楚了,提炼出来了,工具只是熟能生巧的事了。

毕竟,我觉得做PPT是要比“PPT上放什么内容“是要容易得太多(好吧,其实也是对自己要求不高,我还是很欣赏那些能把PPT做得很漂亮的大神的)。

1、根据用途选尺寸

用PPT做导图,我们先考虑好是要什么样尺寸的,是横图还是竖图,然后就可以在PPT的幻灯片母版里面修改自己想要的各种各样的尺寸。以mac系统的PPT为例,其他系统的也是大同小异,找一找就能找到(实在不行就度娘)。

一般来说,思维导图还是横着的比较多,比较好布局。像一些金句图、日签图什么的就是竖着的比较多,因为手机是竖的嘛,打开就是全屏,比较清晰(tips:在微信朋友圈发图用竖图比较好,如果是想刚好打开就占满整个屏幕,直接用幻灯片母版的默认尺寸,方向那里改成竖向就行)。

2、定参考线,排版布局

用PPT做思维导图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参考线,因为一本书的内容通常比较多,大主题下包含小主题,如果这些内容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势必就会导致整个页面看起来乱糟糟的,所以对齐是第一要务。参考线可以用鼠标左键选中拖来拖去,添加了参考线之后,就把四周的留白先确定下来。

参考线布局示例

3、填充内容,字体配色

那么接着就开始排整本书的内容,常规的就是这种左右结构(书籍信息在左,书籍内容在右,符合阅读习惯),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

那我这张导图其实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对比有些思维导图老师做的,那好看自然是谈不上了,不过相信美感好的同学可以把思维导图做得很漂亮。

把书的框架,一级内容、二级内容、三级内容是什么,确定下来,然后用字体的不同大小、加粗、颜色等去做一个统一区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