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另外,它也是除了《圣经》之外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出版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 近日,小编怀着无比景仰的心情再次翻阅了《道德经》,也正是这一次偶然的翻阅,小编忽地发觉了一个较为有趣的地方,这就是《道德经》里竟隐藏着十余个皆以“大”字起头、且深意相通的四字成语,个个都是至理名言。 大智若愚 智,智慧;愚,愚蠢。智与愚天生对立,但一句“大智若愚”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愚是表象,智是本质,若愚之智,才是大智。 大巧若拙 巧者,灵也:拙者,笨也。灵巧之极致,犹如笨也。拙笨显于表象,是为“大巧”,大巧者,唯若愚之大智者方可辨也。 大方无隅 方乃方正,亦为准则,隅是边缘,亦是角落。方正之大,其无角落;准则之宏,无缘可度。 大成若缺 成,即成功、成就,缺,即欠缺、残缺。人无完人,事无全事,再大之成就也宛有欠缺。 大象无形 象即是形,形即是象,大象无象,大形无形,大象如水,水无常形,任尔千变万变,我自随机应变。 大直若屈 直是本真,屈是技法,直隐屈中,以屈存直,得常直也。 大盈若冲 盈者,满也;冲者,虚也。若冲之盈,方得长久,乃大盈也。 大音希声 音者,声也;声者,音也。天地之“大音”即是无音,无音亦是有音,无音胜有音,无声胜有声。 大辩若讷 口若悬河,乃善辩也;迟钝笨拙,口木讷也。辩之最高境界,隐于木讷之间,看似木讷,实为大辩之才也。 大白若辱 白者,清也;辱者,浊也。水不可至清,人不可至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中无浊,然似有浊,看似有浊之清,清之极致,看似若辱之白,方为大白。 以上这十个“大”字成语,就是小编的这次收获,读之朗朗上口,思之含义深刻,可以说,句句都是至理名言,不知你觉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