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八十一叟毛偉凡 2013-06-13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感悟篇

被尊為「王者之師」的老子,在五千言的《道德經》多是教誨當時的王侯及其身邊的輔助者。老子把這些人分為上中下三類,並用他們對道的不同態度,表述了道在現實中的遭遇。清楚地表達自己對道的堅持,以及世人對道的抗拒表示憤慨。

其實他老人家也不必憤激,放眼古今中外,先知的命運從來就是不易為人理解的。

王弼注曰:「凡此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則為大象,而大象無形。在音則為大音,而大音希聲。物以之成而不見其成形,故隱而無名也。貸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貸之則足以永終其德,故曰善貸也。成之不如機匠之裁,無物而不濟其形,故曰善成。」

同是楚國人的宋玉也有類似的感慨。在宋玉對楚王問中,有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之嘆。「大器晚成」,「曲高和寡」更是常被引用的成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