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道乐往》悟读述杂【35】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08

01

原文

执大象(道),天下往(归依)。往而不害,安平泰(平和安宁)。

乐(音乐)与饵(美食),过客止(停下脚步)。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尽)。

02


诗解

道之所在天下归,
往而不害民乐随。
淡乎其味道朴贵,
五谷杂粮方为美。

03


悟读

读懂道德经,
天下任我行。

佛语有“开悟”一说,即对生命与宇宙本体的认识,明心见性,又曰“见道”。圣贤渡人,强者自渡。现实生活中,别人的一百个开解,也许不如自己的一个开悟。

本章的主题是“万物归于道”,进一步讲述了“道”的功用和吸引力。

“执大象(大道),天下往。”象为形象图象气象,与理相对。象非“道”所独有,万物皆有“象”。所谓“相由心生”,积善之人吉相长,积恶之人凶相生。得道高人,有多深的道行,我们或许难知,但一定能见到他们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有道之士即“执大象”的人,天下之人心景仰之。

周文王统治下的西歧以道德治国,无为而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贤能之士、百姓纷纷前往。百姓并不明白文王有多深的道德,但他们知道跟着文王,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道”的真义,无色、无味、无声、无形,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淡而无穷,往往也是最具生命力的。

通过对比,老子想告诉人们,音乐与美食,作用毕竟有限,无法与道用起来无穷尽相比较。

一壶茶,一袋烟,
闲情偶寄云水间。
看看云,看看天,
无忧无虑挂心田。

淡中觅趣,道之所归。道心即生活,寻道点滴间。

轰轰烈烈难长久,平平淡淡才是真。许多人拥有生命,却往往不懂生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行、一到、一坐、一看,闲遐舒适之极,颇具睿智哲思。人生过程中,山穷水尽难免,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柳暗花明;纵使无路可走,往天空看。虽身处绝境,心灵也可以自由自在。

执道乐往,也许就是生活的大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