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便秘,怎么办?90%以上的人治疗方法都是错误的?太可怕了!

 医门棒喝 2019-05-0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也在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每10个人中就有2~3个人便秘,这数据有点让人惊讶!可怜的是只有严重的少部分患者会积极去治疗,说白了是太痛苦了,被逼无赖,有的找中医治疗,有的干脆就找西医清理肠胃;不严重的患者也就喝喝凉茶、润肠茶等得过且过,毕竟还可以忍受。不管是哪一样应对方法,基本都是错误。这源于人们对便秘认识的不够。其实便秘的危害性很大,可能是某种重大疾病的前兆,就像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被引爆。一般人都认为便秘是阴虚火旺,是体内的火气比较大,于是天天喝清热泻火的凉茶、凉药,哪知这基本都是错误的治标,永远断不了根、治不了本,反为其害,身体体质越来越差。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网诊案例。

患者1:男孩,3岁,舌头虽看不出明显的阳虚症状,也未见阴虚火旺的症状,但舌头水湿还是比较重的。据其母亲描述小孩嘴唇很干,大便二三天拉一次,都是一粒一粒的羊屎便,小孩的奶奶一直认为小孩是上火,就经常给他喂白茅根之类的凉茶,结果便秘没有好转,小孩身上却经常一热就痒,长一片片的红疙瘩。看了着实让人心疼,小孩之病,长辈之过啊!这不是在帮他,反而是在害他。此小孩是脾胃虚寒,大肠燥热,长辈不知也,凉茶喝得越多,脾胃越寒,脾主运化,通水道,脾阳败,运化无权,水道不通,水湿泛滥,皮肤能好吗?身体能不痒吗?

患者2女孩,25岁,舌头淡白、胖嫩,舌边有齿痕,消化不良,经常腹胀,大便有不消化的食物,这明显是脾胃虚寒的症状,脾阳不足,不能消磨谷物至完谷不化,不能化水成气,水湿直趋二肠。按理说大便应该是黏稠,不成型的,患者反而说是成型的,那这种情况大便必然会出现粒状的羊屎便,脾胃虚寒,大肠燥热,患者的回答,恰恰证明了诊断的准确性。此患者就是属于便秘不严重,不太重视的人。

便秘属阴虚火旺者少之又少,有者一般是外感引起的胃热肠燥,即阳明腑实证。仲景先师立“大小承气汤”不懂医的人知道它是泻药就好),是针对腑热太盛,脏阴消亡,生死攸关之时,急下存阴,以保平安。平常人便秘,哪有到脏阴消亡,不得不急下的地步。很多医生见人便秘,动不动就开大黄,芒硝等泻下药,那只是暂时的通便,并治不了本,反而败人脾胃,滋生百病。有些患者自作聪明,自己买润肠通便茶来喝,还天天喝,哪知市面上的润肠茶大部分也都是泻下药,越喝便秘越难治,身体越虚弱。

便秘,按中医理论来讲是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同时受病。手阳明大肠以燥金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从),故手足阳明其气皆燥。然手阳明大肠主令,燥金也,戊土(胃)从令而化燥;足太阴脾主令,湿土也,辛金(肺)从令而化湿(注:肺属手太阴,与足太阴脾同气相感)。脾湿者能化戊土(胃)为湿,而不能变庚金(大肠)之燥;大肠燥者能化辛金(肺)为燥,而不能变己土(脾)之湿,以从令者易化,而主令者难变也。简单比喻就是敌我双方士兵是听从将军的,没有说将军是听从士兵的,而敌我双方将军更不可能去命令对方。所以外感引起的阳明腑实便秘,是肠胃燥热,紧要关头,便可用大小承气汤急下以存阴;而其它的内伤便秘则基本是脾胃寒湿而大肠燥热,万万不可用寒凉泻下药。

以阳主开,阴主阖,阳盛则隧窍开通而大便成型,顺畅,阴盛则关门闭涩而大便结硬,难下。凡是有羊屎便的人,都是阴寒太盛而大肠燥结,并非阴虚火旺。虽然说肾司(主管)二便,但传送的职权在于庚金(大肠),疏泄的职权在于乙木(肝),因肝主疏泄,也就是说需要这股力量的推动。当脾土湿寒,乙木郁陷,(即土湿木陷),疏泄之令不行,传送之窍既塞。谷滓在胃,不得顺下,零星传送,断落不联,再经过燥热的大肠,道路梗阻而不滑利,炼成颗粒,约而为丸。颜色黑而不黄,是水气旺而土气衰。(肾水主黑,脾土主黄)。此证仲景先师称之为“脾约病”,脾约者,阳衰湿盛,脾气郁结,不能消磨水谷,食物的精华不能被充分吸引,肝和大肠就失去了滋润,肝风易动而生风燥,故大肠更干燥,大便更不通。假如此时误用寒凉清润的药物,脾阳就会被败坏。脾胃化生中气,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脾阳败,肝、心、肺、肾四维皆败,百病由生。

正确的做法:

肉苁蓉、火麻仁滋肝润肠,以通大便。但这也只是治标,治本关键还在于调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太重要了,请守护好它,你便可以年轻美貌、健康长寿。(请参考公众号首篇:不生病的秘密—脾胃决定论)

附:

肉苁蓉:味甘、咸,气平,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暖腰膝,健筋骨,滋肝肾精血,润肠胃结燥。其性从容不迫,未至滋湿败脾,非诸润药可比。方书称其补精益髓,悦色延年,理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非溢美之词。

火麻仁:味甘,气平,性滑,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润肠胃之约涩,通经脉之结代。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