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证治新理论———“脾弱胃强”观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1-06

糖尿病以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属中医“消渴”范畴。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病因病机复杂。其病机特点多概括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笔者根据10余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糖尿病虽与阴虚燥热有关,但脾之气阴不足、脾弱胃强则出现于糖尿病的全过程,临床采用扶脾抑胃等法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脾弱胃强反应消渴的主证特点

    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为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历代医家多认为与阴虚燥热有关,但细思之,阴虚燥热与多尿不能完全符合。笔者认为,阴虚燥热病机与古代的生活、历史等条件有关,而如今糖尿病病人多表现为肥胖、食少、便溏,多饮多尿均不明显,后期才出现消瘦。因此,以阴虚燥热来论述糖尿病病机,已不符合本病的全过程。我们认为,脾虚清气不升,水津不能上输则口渴;胃强腐熟太过则多食;清气不升,统津失职,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小便如脂如膏;脾胃不和,气血不能四布则病久消瘦。因此说,脾弱胃强可以反应出消渴的主证特点。

2 脾弱胃强解释消渴的合并证候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实际上是以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脾弱胃强的病理现象而形成的。诸如,脾弱胃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瘀血内停,痰瘀互阻则经脉不利而成中风(脑出血、脑梗死等);脾胃不和,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不能上承,目失所养而成目疾(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脾弱则水湿聚而为痰,胃强则气逆蕴热,痰热上蒙耳窍,则致耳鸣耳聋;脾弱则气血不能上济于心,气虚则血脉运行不利,脾约则水津不布,痰湿内停,心脉不利均可见心悸胸痛(冠心病等);胃强则热毒上攻,肺金被灼,脾弱则土不生金而见咳嗽咯血而并发肺痨(肺结核);脾虚则不能托毒外出,胃强则热盛肉腐而并发痈疽疮疡;脾虚则水津代谢障碍则形成水肿(肾功能损害、蛋白尿);脾气下陷,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致泄泻。

3 脾弱胃强揭示消渴的脏腑病机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这是脾弱证的理论依据,亦是理解消渴病机的关键。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将脾弱胃强的程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脾虚不甚,胃强生热:胃食稍多,微感乏力,余证不明显;二是脾气亏虚,升清失职:脾气虚,精微物质不能及时上归于肺,部分停积而化痰浊,造成脾为湿困,此时病人可无三多症状,素体肥胖者更为明显;痰浊郁滞日久,可化热、滞气、生瘀,逐渐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三是脾虚及肾,阴阳两亏: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脾虚失统,

精津随之下流,出现多尿、尿有甜味或如脂如膏。如《类证治裁》中说:“小水不臭反甜,此脾气下脱。”此时肺脾肾三脏交亏,气脱阴失,阴损及阳,终至阴阳两虚,变证丛生。可见,脾弱胃强、肺肾失调是消渴的主要病机特点。

4 脾弱胃强阐明消渴的病理性质

从现代胰的生理功能看,胰腺属中医“脾”的范畴。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必须经过胰腺外分泌细胞分泌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的消化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反之,就会出现气血生化不足的脾虚现象。此现象我们称之为“脾弱”。胰岛素是人体能源利用的原动力,又是糖原分解与合成的始动环节,胰岛素缺失,可导致糖不能利用,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乳酸堆积,酮体产生,出现一派热象。此现象我们称之为“胃强”。长期饮食不养肌肤,形体逐渐消瘦。脾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升清功能和胃受纳腐熟排泄的降浊功能,二者相辅相成,升降协调,相当于胰腺的外分泌功能部分,各种消化酶是实现其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实验研究证实,益气健脾方药能增加胰岛β细胞的数目,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反证了脾虚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其病理性质,不能以单一脾虚立论,而以脾弱胃强、虚实错杂为主。它以脾胃失调为中心,形成脾胃的气阴两虚为本,燥热、痰湿、瘀血阻滞为标。

5 扶脾抑胃确立消渴的治疗基础

针对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治疗的每一阶段都应时刻顾护脾胃的协调和气机的升降平衡。采用健脾益气、清热和胃、升清降浊、活血化瘀的综合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临床证实,选用麻子仁丸、升降散、清暑益气汤等方治疗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以扶脾抑胃法为主,自拟扶脾抑胃方(黄芪30g,太子参30g,生山药30g,葛根30g,丹参30g,半夏10g,苍术10g,生地30g,知母10g,黄精15g)加减治疗糖尿病80余例,效果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