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四节消渴

 名天空间 2016-03-11

消渴

   【概说】

一、概念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二、沿革

()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

病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

分类:消瘅、肺消、膈消、消中。

()《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外台秘要》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

《外台秘要·消中消暑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

() 《证治准绳》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

《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三、讨论范围

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禀赋不足

《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二)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三)情志失调

神精剌激——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四)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二、病机

()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

阴虚  燥热

()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多饮

      热壅于胃----消灼胃液----多食   肾为关键

      虚火在肾----封藏失职----多尿

()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

     肺痨---肺燥阴伤,痨虫侵入

      雀盲---精血不能上承

      痈疽---燥热内结,血络不畅,蕴毒成痈

      中风---阴虚阳亢,痰瘀阻络

      水肿---脾肾阳衰,水湿内聚

 

 

 

 

 

病因病机示意图

饮食不节   过食甘肥或嗜酒煎炸    积湿生热     

                                                 胃热

                  上犯于胃

情志失调   气郁化火                            肺热

                    灼伤阴津  

  

       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                           肾亏(阴)

    

素体阴虚  肾精不足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二)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   ,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症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三)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二、病证鉴别

痿证与口渴症、瘿病的鉴别

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

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 、尿甜等症。

三、相关检

(一)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诊断。

(二)病情较重时,尚需查血尿素氮、肌酐,以了解肾功能情况;查血酮,以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查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以了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

(三)对各种系统的检查,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病位

肺:通常把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

脾胃: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

肝肾: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

(二)审标本

本:阴虚为主。

标:燥热为标。

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之证。

(三)审本证与变证

本证: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

变证:痈疽、眼疾、心脑病症等。

二、治疗原则

治疗大法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三、证治分类

肺热津伤证

1、症状:

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兼症:

舌脉: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2、证机概要:肺脏燥热,肺失治节。

3、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4、主方:消渴方。本方清热降火,生津止渴,适用于消渴肺热津伤之症。

5、常用药:

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生津清热,养阴增液

黄连、黄芩、知母——清热降火

6、加减:

若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二)胃热炽盛证

1、症状:

主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

兼症:大便干燥。

舌脉:苔黄,脉滑实有力。

2、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伤耗津液。

3、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4、主方:玉女煎。本方清胃滋阴,适用于胃热阴虚之症。

5、常用药:

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

玄参、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

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6、加减:

若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

(三)中气亏虚证

1、症状:

主症: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

兼症:精神不振,四肢乏力

舌脉: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

2、证机概要:中气不足,脾失健运。

3、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4、主方:七味白术散。本方益气健脾生津,适用于消渴之中气亏虚者,。

5、常用药: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甘草——益气健脾

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

葛根——升清生津

天冬、麦冬——养阴生津

6、加减:

(四)肾阴亏虚证

1、症状:

主症: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

兼症: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

舌脉:舌红苔少,脉细数。

2、证机概要: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3、治法:滋阴固肾。

4、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本方滋养肾阴,适用于消渴肾阴亏虚之症。

5、常用药:

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

淮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

茯苓——健脾渗湿

泽泻、丹皮——清泄火热

6、加减:

若阴虚火旺而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

若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等益肾缩泉;

若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

(五)阴阳两虚证

1、症状:

主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

兼症: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

舌脉: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2、证机概要: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3、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4、主方:金匮肾气丸。

5、常用药:

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

淮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

茯苓——健脾渗湿

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6、加减:

若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等益肾收摄;

若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

若阳虚畏寒者,可酌加鹿茸粉0.5g冲服,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

【预防调护】

一、注意生活调摄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其中,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

二、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

适度锻炼有助于消渴的治疗。

三、加强日常护理。

日常生活注意卫生,尤防坏疽的发生。

四、注意精神饮食调养。

保持情志平和,制订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

结语

一、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内伤疾病。前三个症状,

也是作为上消、中消、下消临床分类的侧重症状。

二、其病位主要与肺、胃(脾)、肾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在治疗上,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则,对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养胃

(脾)、益肾之别。但上中下三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其病机性质是一致的。

四、由于消渴易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及发生多种并发症,故应注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临证备要

一、消渴治疗当综合治疗。

消渴病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甚高的一种疾病,尤以中老年发病较多。“三多”和消瘦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早期发现、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规律、饮食控制的患者,其预后较好。儿童患本病者,大多病情较重。并发症是影响病情、损伤患者劳动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应十分注意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

二、消渴治疗重视调整饮食

控制饮食,对于本病的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少数患者经过严格而合理的饮食控制,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经饮食控制及中药治疗后,血糖仍高的患者,有必要适当配合应用西药的降糖药。

三、消渴治疗重视活血

经较多医疗单位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因此,可以在原有消渴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基础上,补充“瘀血为患”。当今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治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

血管损害是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其中医病机以血脉涩滞,瘀血痹阻为核心,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对于消渴病的多种并发症,可以辨证施治为主,适当配伍活血化瘀药物或方剂,以期提高疗效。

   【复习思考题】

一、消渴的主要病机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二、消渴的辨治原则是什么?

三、消渴后期可出现哪些并发症和危重症?为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