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汉冶铁遗址游园位于南阳市工农北路,瓦房庄西北隅。游园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其中道路及广场用地约31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8000平方米。这次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加大了文化元素的融入,在充分利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新种植大乔木及灌木共计460株,营造地形起伏,树影婆娑的绿化、人文、历史景观效果,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周边增加了花架、廊亭、石刻弟子规文本和纯石材雕刻的冶铁文化景观墙,显现了南阳汉代冶铁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技术程度和工艺流程等,展示了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 主要遗址有熔炉基地九座、锻炉基地八座,炒钢炉一座,烘范窑和退火脱碳窑四座,勺形鼓风机械坑一座、两汉水井十一眼。数以百计的铸范和铁器。 热鼓风熔炉的使用,缩短了熔炼时间,提高了铁水质量,是中国最早的热鼓风熔炉装置。 人力传动鼓风机械的发明与应用、双堆叠技术在制造车方面的应用及整套翻砂磨具制造和铁范的广泛使用,使南阳郡成为汉文化向外郡供输铁器最多的郡。 南阳郡铁器运销西南、南部、东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并涌现了孔仅等一批冶铁家,瓦房庄治铁遗址在我国汉代钢铁冶铸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对于我国汉代社会在钢铁冶铁方面的成就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宛城作为汉代国家设置“铁官”和“工官”的有力证据,是南阳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展示利用价值。 保护范围:东到北垣街东沿 南至光武路南沿 西至工农北路西沿 北至汉冶路,即南阳市三职专门口 建议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边沿为基线,向南、向西外扩50米,向北向东外扩100米。 中国是铸铁技术发明最早的国家,经过两汉四百余年的发展,其多项技术创造居当时世界前列,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在西部、西南部新设的十七郡所需的财资,铁器等物品,均由南阳郡和汉中郡铁官调运,考古发掘又在江西和陕西发现了南阳郡铸铁的铁器,这样南阳郡所供应的铁器约占西汉103郡国的1/10地区,由此,可以说南阳郡是外销铁器最多的郡。 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在冶铁技术上具有多项发明创造,其主要成就有:
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是研究两汉铁的治铁及铁器铸造的主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南阳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楹联廊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尔曹 楹联廊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养活一团春意 撑起两穷骨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