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女不知亡国恨”,为什么叫商女?

 燕山茶社 2019-05-06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泊秦淮》流传千古,诗曰: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特别是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为追求荒淫享乐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故事,来讽刺晚唐时期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们,来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秦怀。这两句话因此常常被人引用。

然而很多人不免提出疑问:诗中说的“商女”,我们都知道是歌女,但作者为什么要用“商女”来代指“歌女”呢?

在这个问题下,有答主说:古人常用秋女来代指美女,而秋对应五行中的金,商是中国乐曲的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其声促以清,也对应五行中的金,所以商=秋,商女就是秋女,而秋女则多为古代歌女的代称。

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但是缺乏直接证据,所以仅仅是一种推测而已。我们检索古籍会发现,“商女”这个词是杜牧第一个使用的,在杜牧之前无一人使用,而后人再使用“商女”一词,也多与杜牧这首《泊秦淮》有关。比如宋词里有:“流恨下,秦淮商女”、“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等词句。如果“商女”=“秋女”,为何其他人都不这么说呢?

其实,有时古人使用“商女”一词,还与另一位唐代诗人有关。比如有一首元曲《浔阳江》是这么写的:“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很显然,这首元曲是对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的模仿,曲中的“商女”,指的是白居易笔下那位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

众所周知,古代民分四等:士农工商,商人名列末流,往往被人瞧不起,地位不高。所以在唐代,商人娶同样地位低下的艺妓是常有之事。也许正因为如此,歌女便与商人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商女”多指“商人之女”,唐代商人由于地位低下,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商人的女儿在家境贫寒时去青楼卖唱,想必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也许这才是“商女”的真正含义吧。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