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上流传一段文字,说名医邹云翔立下门规:家人后代不允许吃冷饮。这段话主旨是劝诫人们不要贪凉,以免风寒侵入人体导致疾病。不过,各家自媒体多是辗转抄录,没有交代这句话的可靠来源,也没有透彻分析这句话里蕴含的中医理论。 记者采访几位中医界专业人士,他们都表示从未听说过。记者查询相关报道,邹云翔的女儿邹燕勤表示,其家族饮食原则没有什么特别,也没有什么忌口。由此看来,一代名医、我国中医肾病学奠基人邹云翔教授是否真的说过此话,尚没有可靠证据。几位中医界专家都表示,虽然这段话来源不清,但主张的观点基本符合中医养生的原理,有可取之处。天气很快将进入夏季,人们以寒凉食物抵御暑热之邪,但切记不可太过,太过则易伤阳气。 贪凉导致各种疾病 病例一: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一般在冬春之交忽冷忽热的时节易发病。但夏季吹空调、电扇后,面神经受到冷空气刺激,造成气血经络不通,面神经因缺血而麻痹,其支配的肌肉因营养不良而出现功能障碍,便会导致面瘫。 病例二:每年入夏后,风湿免疫科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多。这和很多患者在炎热的夏季过度贪凉有关。夏季的潮湿天气导致空气湿度变大,再加上很多人一味贪凉,过度吹冷气睡凉席,或下雨天不注意保暖、身体劳累等因素,都会使风湿病的症状加重,甚至恶化。 病例三:读者项某,女,35岁,因吹空调感冒数日、咽喉肿痛,话说不出,唾沫咽不下去。分析病情:多数情况下,患者把感冒当成炎症治,自己到药店拿药,通常买消炎药,但这类药都是寒凉药,若是药不对症则会适得其反,使寒气淤积体内,引起咽喉部肿痛、症状加重。 养生要“顺应天地之刚柔” 据介绍,春夏自然界阳气旺盛,暑热之邪当令,可吃一些寒凉食物以抵御暑热之邪,但切记不可太过,太过则易伤人体阳气。春夏之际,大自然的气向上、向外生发,大地越来越温暖。盛夏季节,天气炎热,大自然的气是膨胀在外的。人体的气也是顺应大自然,从内向上、向外生发。在夏天,人体的气是在周身之表,自然界气盛,体表气也盛,所以腠理开、汗大泄。夏天出汗多、腠理开泄的时候,突然遇到寒凉的天气(或者空调冷风),寒气会顺着张开的腠理,进入肌肤经络,留滞于关节而生肢体关节疾病。如果人体阳气损伤,到了秋冬阴寒之气旺盛之时,人体阳气则更难以抵抗外邪。故春夏不宜过食寒凉,以保养阳气。秋冬不宜过食温热,以保养阴精。 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对疾病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会保护好人体的阳气很重要。 首先,饮食上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适当多吃温热的食物。 其次,注意保暖,天气寒冷时要及时增加衣服,以免“寒邪”入体,少待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多晒太阳。 再次,每天保持心情愉悦,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最后,要注意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升阳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