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研究总结

 嘉慕cx 2019-05-06
其实发不了大的ARTICLE,发个case report还是没有问题吧?中国人怎么多,病例那么多疾病谱和老外不一样的,有些病像传染性疾病可能老外都没有见过,我老板就不信邪,就一个病例,颅内粟粒性脑结核,投LANCET,也很快发了,虽然不是大文章,但也是LANCET,因为老外结核少啊,更没有见过这样的脑结核啊,我记得同期中华神经科杂志有一篇论著,也是类似的,比我老板的详尽多了,可是干嘛不投出去呢?
但是语言一定要过关,还有资料要详细,我老板那篇就是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诊断。有动物接种有病理。

。。。。。。。。。。。。。。。。。。。。。。。。。。。。。

我想有时候大家会对SCI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 发临床文章不要只盯住NEJM,Lancet、JAMA等,这上面的文章往往都是前瞻性、大杨本、多中心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往往会使临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个人来讲,在这些杂志上发文章几乎是没有可能。
2. SCI绝不等于NEJM,Lancet、JAMA,或者science、nature、cell,为什么好多人认为SCI高不可攀,因为他总是拿自己的工作与这些顶级杂志上的文章相比,结果自然是万念俱灰。所以,一定要意识到还有好多期刊,可以选择。
3.其实国外许多临床杂志也使很乐意接收回顾性的文章的。我在读硕士的时候没有基础课题可以做,后来就把我们科的一些病历资料进行了总结,结果连发两篇,当然这类研究影响因子不会很高,也就2分左右。最近我又在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也就结合了一项免疫组化技术,一篇3.9的临床文章也刚刚被正式接收了。
4.总结我个人对临床回顾性文章发表的经验,总结一点,就是多看文献,从文献中发觉尚未被发掘的点,针对一个点说明问题就可以了。
5.还有最后一点就是,作为临床医生,在进行科研设计(无论是临床科研还是基础科研)总是过分强调“做这个东西到底对我们临床有什么指导价值”,当然,文章是对工作、经验的总结,目的是服务于临床,不能因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不能为了发文章而做科研,但是,如果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科研如果被SCI接受,那就是价值所在了,或许它现在还表现不出来。用一具 不恰当的句子“能否被SCI接受才是评价科研价值的标准”,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被所谓的老专家、老教授否定而停止脚步。

个人的一点见解,不正之处,还望指正。

。。。。。。。。。。。。。。。。。。。



这次和老板一起投的一个文章就是临床类型的,主要是做临床病例的收集和分析,因为以前国外做的一个公认的标准被我们发现不适合中国人,所以做了个针对中国大陆的临床对照实验。后来投了个专业里最好的杂志,可能定位太高,被拒了。看了审稿人给的意见,觉得他们老外对与临床型的文章比较侧重1.病例的来源和数目:最好是大样本的,这样比较有说服力;最好是多中心研究,可以代表中国的整体水平。2.统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建议各位在做统计的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和严谨,最好找高手来指导。还有创新也很重要。
我毕业论文也是做的临床课题,虽然不花钱,但觉得也很累。既要有意义,有创新,不炒冷饭,还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细致的统计研究,做得郁闷时经常都有想跳楼的感觉。好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好好做科研,总是不容易的。

。。。。。。。。。。。。。。。。。。。。。。

感觉临床类的文章还是相对较难。
回顾性的,很多需要的资料都残缺;
前瞻性的,在目前的临床现状下,包括医患关系、科室内部的地位和协调等等,真正做到prospective很难
临床类型的文章,首先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一个好的切入点,尤其是novel idea,或者是切实解决/解释临床中一些问题的研究都比较好。
其次是科学的临床科研设计,符合循证医学的标准。这个毋庸解释,做不到这一点基本发表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者要有扎实的统计学基础。NEJM、lancet等临床类大牌杂志上文章的Statistical analysis部分都相当的详尽,很多所用到的方法,都是我们一般很少用到的。很多数据的处理,如果统计学知识不够,一是对手上的数据难以得出有效合理的结论,二则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犯了错,还不自知。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平时一定要尽可能的多阅读专业文献,看得多了,眼界就自然不一样了。起初开始的时候多参考平时看的文献中比较好,可借鉴的东西,慢慢的就可以入门了

这个帖子很好,希望大家多多共同交流

。。。。。。。。。。。。。。。。。。。。。。。。。。。。。。。。

prospective的研究在国内还是比较少,如果能作,那自然更好;但是千万不要忽视回顾性的研究,因为很多前瞻性的研究其立论基础就是回顾性研究,所以平时多看临床方面的文章,就会发觉很有新意的东西,我并不认为很多杂志轻视回顾性研究,因为中国总会有很大宗的病例,这是个资源优势,当然病例质量控制很重要。所以大家只要有心,就可以发表比较好的临床文章,日本人这点做得很好;小弟业已发表了两篇临床SCI文章,觉得还是有可取之处。
当然我们也不要跟基础的学者去比较影响因子什么了,人家主业是做研究发文章,我们是副业而已。 

。。。。。。。。。。。。。。。。。

其实一味地追求Prospective或者RCT研究的是中国人,所以导致了很多国人的文章里动不动就是This prospective / RCT study......,而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什么prospective / RCT study,顶多是retrospectiv study。
本人曾经投给CMJ(china)的文章,拒稿理由:该研究为retrospective,意义有限......
后来一字不改地投了本IF 4.x分的杂志,很快录用发表,呵呵! 

。。。。。。。。。。。。。。。。。。。。。。。。。。。。。。。。。

个人认为,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对某个方面有个深入再深入的了解,逐渐掌握全局,应该建立在扎实的知识之上,包括:
1.对临床的理解,我们不能局限于症状,更深入的是什么?每个症状为什么?问到最深处,一直到迷惑时
2.对统计的理解,扎实的统计知识,随时要学习,统计领域的学习和其他发表论文的统计应用的学习
3.专业英语的学习
4.临床研究的目的,科学性的研究和回顾,novel idea
一起学习吧,祝大家早点SCI

。。。。。。。。。。。。。。。。。。。。。。。。。。。。。。。。。。。。

今年导师的一篇文章顺利发表在外科类排名第一的杂志(Annals of surgery),这篇文章第一次投就修回了,比较顺利,个人认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文章内容要新颖,要有吸引力,尤其体现在题目上,让编辑一看就要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2、要有临床应用指导意义,虽然不及循证医学或RCT得出的意义及证据高,但是必须体现,若是潜在的指导意义也很有价值,这是发表临床文章的核心所在;
3、可能跟国内数据信用度有所顾忌,国外对国内临床型的文章比较侧重于大样本多中心的病例资料,这样比较有说服力。
总之要多看文献,瞄准杂志后按其表达特点及格式等再写,多修改,有条件最好找国外专家修改下,这样会大大增加一次性投中几率。
相信有了一次投中的经验,后面再投就会越来越顺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