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我死后你们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钟灵毓秀evyv8x 2019-05-07

在古代,宰相是除了皇帝之外拥有最高行政权力的人,一个好的宰相可以使国家政通人和,使这个朝代的经济,军事和文化都欣欣向荣。

宰相:我死后你们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杜如晦(左)和房玄龄(右)画像

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有两位宰相即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右仆射杜如晦,唐朝初期,之所以国家能政治清明,百姓能安居乐业,这其中两位宰相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在历史上他俩被称为“房杜”。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开元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经济高度发达,其繁荣程度远超贞观时期,这也得益于由两位贤明的宰相,他们是姚崇和宋璟。

宰相:我死后你们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姚崇(左)和宋璟(右)画像

房杜姚宋四大贤相为唐朝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后人有这样的评价:“姚崇善应变以成务,宋璟善守文以持正”。而且姚崇还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说他是“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

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台词“看在老臣一家三代忠臣的份上,求皇上网开一面吧”。三代忠臣?这个姚崇厉害了,他是五朝元老,即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期。这期间,唐朝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国家很多乱象积重难返,姚崇向唐玄宗提出了十几条改革建议,李隆基对此大为赞赏,并采纳之,还任命他为宰相,管理朝政大事,开始主持国家改革。

宰相:我死后你们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开元时期的吏治、军政在姚崇的主政下变得焕然一新,并且再次强盛起来,姚崇被当时的百姓称赞为“救时宰相”。从古至今,只要是改革,就必然会触动权贵的利益,生前或者死后必然会遭受政治报复。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和明朝时期的张居正,他们改革到最后都是这种悲惨的结局,姚崇当然也难例外。张说是他还在任时的政坛死对头,史书记载张说“素与姚元崇不平”,经常使小动作算计姚崇,但姚崇并没有让对方得逞,因为身为五朝元老的他老谋深算,且对此心知肚明。

宰相:我死后你们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开元九年,这一年姚崇病倒了,已经72岁的他觉得自己不久将死,于是把儿子们叫到病床前说:我生前收藏了一些佩饰玉器珍玩,在我死后,你们把这些东西放在棺前。儿子们对此感到不解,于是询问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姚崇说:“我的政治死敌张说,他一心想置我于死地,因为我小心谨慎加上陛下的信任,他不敢有什么大动作,但是我死了,他一定会报复你们的,你们要怎么办?” 儿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办法。

宰相:我死后你们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姚崇接着说:“佩饰玉器是张说最喜爱的东西,他曾不择手段的想要去弄到这些东西。按照朝中惯例,张说一定会在我死后前来祭拜。棺前的那些美玉他看中哪块,就一定要拿去送给他。他收下了,你们就立刻请他为我撰写碑文,并且要在第一时间拿去给皇上批阅。”

不久后姚崇便死了,张说和朝中的一些大臣果然前来祭拜,刚进了灵堂,张说的两只眼睛就直盯在棺前的玉器上,姚崇的儿子见此状,急忙上前指着这些玉器对张说道:“家父生前收藏了这些东西,我们也不太懂,听说您十分懂玉器,那就烦请您收下吧。”

宰相:我死后你们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张说自然十分欢喜地收下了这些东西,姚崇的儿子接着又对他说:“您和家父同朝为官,文采又好,那就烦请您为他写下一段碑文吧。” 刚刚得到玉器的张说正十分高兴,他回顾了姚崇的一生,随手大笔一挥就写下了千字碑文,其中还有赞美的语句。

祭拜完后,张说回到家中才感觉到不对,并急忙让手下人去姚府取回来,说碑文中有几处错误,要拿回来加以修改并确认,但姚崇的儿子却说:“我们已经把这个碑文拿给皇上批阅了,并已获准。” 无奈之下张说只好就此作罢。

宰相:我死后你们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姚崇利用政治死敌写下了赞美碑文,当做儿子们的护身符,让他们躲过了张说的报复,姜还是老的辣,足见他有多聪明。

这个“老家伙”身前身后事都老谋深算!真是有大智慧的国之栋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