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在深圳-青铜器纹饰,看这篇就入门了

 静水深流JSSL 2019-05-07

深圳晚报2019年05月06日讯 (记者 李福莹) 5月3日下午,“北大博雅讲坛”第174期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办。主讲嘉宾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华,围绕老子和庄子的人生智慧、道家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以及两本新作《老子的智慧》《庄子的智慧》的出版缘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本期讲坛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深圳书城中心城主办,北大博雅讲坛、深圳市云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1

图文并茂展示圣人的思想深度

作为道家领域的资深学者,李大华曾于岭南大讲坛、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图书馆人文讲坛等栏目讲授老庄学说和道家思想,深受学生和读者喜爱。

活动当天,李大华首先分享了“为什么要写这两本书?”他介绍,多年前,他就想把老子、庄子的书,用一种最简易、最流畅、最准确的语言写出来,让普通人、包括中小学生都能听得懂。

带着这样的写作初衷,《庄子的智慧》以庄子的寓言故事为对象,通过对这些故事的现代解读与评论,讲述庄子哲学的智慧。《老子的智慧》则铺开论述《老子》八十一章,以问题为主题,进行有深度的解读。为了让这两本书更接近读者,李大华还邀请了一位深圳年轻画家,为每本书各配了30多幅图,图文并茂展示圣人的思想深度。

2

老子、庄子教我们如何做人

随后,李大华围绕当天的讲座主题“成神、成仙,还是做人?老子、庄子到底在说什么”,与现场读者进行深度分享。

一般人都说,《老子》《庄子》都是讲成神仙、成圣人,很少跟我们说“如何做人”。其实,恰恰就有“如何做人”这个意思在两本书里。李大华强调:“《老子》《庄子》教我们的,不是‘做老好人’,而是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腰杆挺直的人、自由的人、自在的人。”

老子、庄子“身在凡土,心在空中”,他们像我们一样生活在世俗世界当中,但是他们的心境,远远超越于我们之上。老子、庄子就是给我们方向感,虽然我们做不到,但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境界,会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老子、庄子的深意。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到现在仍有很多人说“老子、庄子看起来是消极的”,并说“人最好在年轻的时候学孔孟,到了40岁之后再学老庄”。李大华认为,老子、庄子并不消极,他们是要我们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情。心灵向往神人、圣人、仙人,会促使我们把世俗的东西做得更好,而不是说我们心飘飘然,却怠于做事。

李大华还以自己的视角,为读者介绍“老子、庄子究竟是什么人”,并选择多篇《老子》《庄子》精粹进行现场分享。他说,老子与庄子,虽然生活在距离我们遥远的先秦时期,但他们体现着人类心灵极高智慧的思想,精妙灵动且亘古弥新。

(深圳晚报 李福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