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醉 20190507 郢书燕说

 历史爱好者驭风 2019-05-07

文/驭风

成语“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郢,音yǐng,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的意思是信;燕:即燕国;说:解释。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春秋战国时,有个楚国郢都的哥们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这哥们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意思是把把蜡烛举高一点,这样就比较亮堂。可是,可这哥们写信过于专注,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猛地出现“举烛”二字,比较突兀。燕相没整明白,琢磨了半天,假装明白了,自作聪明地认为,这举烛二字太给力了。举烛,就是提倡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

第二天,燕相兴冲冲地跑去见燕王,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听了也很高兴,并按照燕相对举烛的理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拔贤能之才的运动,使用贤臣治理国家。就这样,歪打正着,燕国治理得还真像模像样。

郢国哥们误书“举烛”,燕相误解,俩下都整拧巴了,好在结局很好,国家就此治理的不错,但和郢人写“举烛”的意思毫不相干。

这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