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中医,礼遇经典】

 石门易卜 2019-05-07

东坡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书,不是五彩斑斓却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在茫茫戈壁迷失方向后抬头望见的北斗星。

故而不论精、专、广、博,若能有益,即得欢喜。

1、《黄帝内经》

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语音完整版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胡希恕先生之所以取得公认的临床卓效,源于先生提出的“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学说。先生临床治病,其方常是原方原剂量。先生治病,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方证对应,疗效显著。

3、《张仲景50味药证(第3版)》黄煌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重要指征和证据,是中医几千年用药经验的结晶。本书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的比较分析,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常用的50味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每药一般设有原文考证、仲景方根、药证发挥、常用配方、文献摘录等项。

4、李士懋平脉辨证精要》王四平

《李士懋平脉辨证精要》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对脉学的临床和理论作了深度探索。本书提出“以脉诊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本书作者李士懋教授、田淑霄教授历经由“舌诊为中心”到“脉诊为中心”转变。发现“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多能取得预期效果。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径,取得较好疗效。

5、《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晋】皇甫谧 原撰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医道传承丛书·医道准绳】》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包括:精神五藏第一、五藏六府阴阳表裹第三、五藏五官第四、五藏大小六府应候第五、十二原第六等

记录了晋代以前在医学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带有总结性的主要医学著作,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