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阅读史》: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

 见素抱朴780 2019-05-08

看到最后几页,放下书,好让故事的结局到明天才发生。然后,带着实际上已让时间停止的感觉沉入我的枕头中。我不记得有比这更大、更广的喜悦。

——《阅读史》作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荐书|《阅读史》: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

《阅读史》: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

荐书|《阅读史》: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

重拾舒适感

最初选择读《阅读史》这本书,只因它是学校推荐的学术书籍中封面最漂亮的一本。颇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封面营造出万物如混沌初开的质感,这恰是《阅读史》想诉说的故事——人类用阅读启蒙自身,为阅读的自由而战斗。

1948年生于阿根廷的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曾旅居意大利、法国、英国及大溪地,1985年后定居加拿大。他身上几乎集合了文学爱好者对生活的全部幻想——旅居各地、写作、翻译、编撰文集。

这本书完全没有学术书籍的刻板晦涩。它像一本散文集或故事集,仿佛一位时间老人手持书卷环游世界,低声诉说着关于阅读的故事。它告诉读者,阅读是一件舒服的事。

这种舒适感看似平静,却有着极为丰富的层次,就像曼古埃尔所描述的:阅读《忏悔录》的彼特拉克,“感觉到奥古斯丁的声音非常亲密地对他说话”;常在老树林里阅读但丁作品的惠特曼,“我是在完全的大自然环境中阅读,在阳光底下,周遭是辽阔的风景或波澜汹涌的大海”;8岁的科赛特对《悲惨世界》爱不释手,每天晚上她都渴望躺在羽毛枕头中跟随冉·阿让继续痛苦的游历,感觉自己可以“像一只狗舒坦地躺于它的狗屋”一般,徜徉于字里行间。

荐书|《阅读史》: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

这种舒适感,相信你我都不陌生。阅读就像音乐、花香、美食等感官享受一样,赋予不同的人以相同的快乐——谁没有过为了一本书废寝忘食看到天明的经历呢?这种舒适感让我感到熟悉,也感到久违,顿时想摆脱所有的工作、社交和任务型阅读,像曼古埃尔一样,“以一个舒服的姿势靠在床垫上”,酣畅淋漓地读上一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卷多情似故人。”即使我们少有暇时,但这种快乐却始终让人神往。

读者不沉默

曼古埃尔笔下的每一位读者都沉迷于阅读,但无一人因阅读而沉默无声。文学传播借助于它所虚构的情景和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构建了一座让作者与读者在迥异的时空中进行互动的桥梁。

曼古埃尔在书中说,“书写的文字似乎在对你说话,仿佛他们具有智慧和聪明,但假如你为了更进一步求知而询问它们所言何物,它们只会告诉你相同的东西”。若读者的记忆力足够好,能将整本书一直记在心中而不忘的话,这本书就可以真正地融为读者自我的一部分。而同样的一个人走到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了不同的事情之后,对文学作品所做出的再创作也迥然不同。

瑞典文学院终身秘书长彼得·英格伦这样评价马尔克斯:“大部分作家只是影子,但马尔克斯是投下影子的人。”伟大的作家就像一位造物主,用文字建构了一个世界,只等着后来人纷纷住进去,站在现有的天地之间,建成另外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

荐书|《阅读史》: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

文学与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之多的共鸣,还因为文艺传播本身所携带的情感纽带,它使这个过程本身就能用情感激发想象与感动。即使读者对文学作品中的很多事情一无所知,但只要读者能大致理解此文,文字中所独有的情感就能织成一张网,将读者的心牢牢攥住。

这让我想起曾经“火”过一阵的育儿嫂范雨素,她因一篇《我是范雨素》而走红,大家惊奇于一位初中学历的育儿嫂竟然能写出如此平静、深沉的文字。去皮村讲课的北大中文系教授也感慨说,范雨素对文学的涉猎和理解甚至已经超过了读中文的大学生。平时闲暇,范雨素会流连在潘家园旧书市场,收集从量子力学到古代钱币等各个领域的书籍;也会在皮村工友之家安安静静地待上一整天,用手写出“十几斤重”的小说。她是沉默的吗?马尔克斯们已经在她的内心投下无数的影子,她的表情恰似80岁的科赛特,身处书卷乱叠的床上,脸上带着傲慢的孤独。

阅读如呼吸

《阅读史》中所描绘的那个世界,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乌托邦。我们的时间被重要抑或不重要的事情占据,纸质媒介慢慢退场,阅读仿佛成了件奢侈的事。曼古埃尔好似早就预见了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模样,他不仅描述了阅读是怎么发展的,而且告诉后人:阅读如呼吸,是我们的基本功能。只要还有这个功能在,“书本”就一直在等我们。

曼古埃尔将“阅读”一词的含义从看书扩充到了传播学上广义的“解码”。看书只是阅读的一种表现。日常生活中,渔民看天气决定是否出海,这是在阅读自然;音乐家读谱演奏,听众欣赏乐曲,这是在阅读艺术;推销员察言观色,这是在阅读人心。从学会理解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阅读世界为我们准备的书卷。一切阅读,都是读者与所阅读的书卷在共享译码与解码的技巧。

荐书|《阅读史》: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

在今天的忙碌中,我们会怀念安静阅读的时光。这既是因为留恋阅读的舒适,也是因为自己身体中那个叫做“阅读”的功能从未退化过。其实,曼古埃尔一生游历,他所阅读的也绝不仅是纸质的书。若能沉下心,那么,一部电影、一场戏剧、一幅画、一座园林,都是等待着我们去翻开阅读的书。

正如曼古埃尔所言: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

撰稿:李婧怡(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摄影:崔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