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差异化方式方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致化

 无知一熊 2019-05-08

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极度不均衡,导致服务体系、行政管理(包括规范监督)体制、机制、执行方式方法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义务甚至价值观差异化,形成了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上的城乡壁垒;这反过来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更加不均衡,需要扭转,直至服务体系和行政管理办法等一致化。

消除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需要对症下药,即需要采用差异化的服务体系和行政管理办法,且需要富有个性的人员去执行这些体系和办法。一方面,要消除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包括消除服务体系和行政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差异化,另一方面,却要采用差异化的方式方法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一致化,这是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大体可从2方面着手:

首先在城市和乡村同步实行简政,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梳理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减少条例、规范标准和管理办法,去掉一些没必要和人为制造壁垒的限制,让规制部门瘦身,减少规制条目。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目前,消除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体制和完善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方面有望实现。减少规制,就是减少城乡壁垒和提高城乡服务一致化程度,同时也减轻了一致化的困难。

其次放权精兵,提高基层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好更快地发展乡村经济社会,加速提高乡村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把更大权力下放给基层政府,建设精炼的行政管理队伍,改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待遇,提高基层政府的决策力、执行力和亲和力,鼓励基层政府因地施策、灵活施策和特事特办,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同时,借助电子政务进一步规范基层政府和村委的工作程序和行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此外,吸收城乡居民、私有部门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促成基层政府和社会以更强的能力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只有基层政府最熟悉基层情况,基层群众反映问题和建议的最方便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管理作用,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简政、放权、精兵的基础上,实现乡村重点突破,弯道赶超,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坚持陟遐自迩、化难为易和重点突破原则,有目的地逐次减少城乡之间的差异性和城乡壁垒,促进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等要素在城乡间良性流动,不求最优但须次优,甚至在乡村公共服务的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重点围绕事关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尤其农村垃圾处理)和农民救济、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方面,确保基础设施建好、管好、用好。

消除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振农民信心,增强乡村凝聚力,获得农民信任,吸引农民主动积极参与进来并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力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