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口炎 本病不同年龄的男女均可发病。尤以小儿多患疱疹性u炎、雪口病、坏疽性口炎等疾病。其临床特点 是:习腔粘膜反复发生单个或多个上覆黄色假膜的溃疡。为复发性症状;疱疹性者有高热 (39- 40℃);雪口病U腔粘膜上有凸起白点;坏疽性可一侧颊部出现溃烂和大量组织坏死脱离;坏 死性有牙龈灼痛,边缘不齐的溃疡?甚者牙齿松动等为主症。此类疾病属于中医口疮,口疳、口 靡、走马牙疳等病证范畴。 1、黄怕、青黛等分(为末)。临卧时,用少许掺舌咽津,甚妙。此方加人中白、蒲黄,等分为末, 即名柳华散,亦是良方。主治口糜烂, 2、淡竹叶6克,木通3克,生甘草2.4克,车前于(炒)9克,生地黄1 8克,水煎服。主治心移热于小 肠,口糜淋痛(《医方简义》_ 。 3,枇杷叶(拭去毛)、生地、熟地、天冬、黄苓、石斛、山豆根、犀角屑枳壳各3克,甘草1- 5克。 水2盅,煎七分,食后服。此方治黄疽病有苗陈、麦冬各3克,无山豆根、犀角。治身面皆黄,或身 热而肿。甚效。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烂,时出脓血。 4、大青、升麻、大黄(锉、炒)各60克,生干地黄(切、焙)90克。上四味粗捣筛。每服6克,以水1 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利即愈。主治咽喉唇肿,口舌靡烂,口干面热(《圣济总录》)。 5、百草霜6克,甘草3克,肉桂1.5克。为末,频频搽之。主治口舌生疮(《方脉正宗》)。 6、丁香9克,山豆根适量。煎水含口中,稍顷吐出再换含之。主治舌疮。 7、生姜,蜜水揩洗,再用朱砂、雄黄、硼砂,脑麝各少许,为末,敷之。主治舌疮(《民间百病秘 方》)。 8、大红蔷薇花叶晒干。或隔水焙燥(忌火炒),研末和冰片少许,搽擦。如冬日无叶用根,亦效。 主治口舌糜腐。 9、百草霜,和酒涂舌下,立愈。主治舌猝肿如猪胞状。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1.实用中医经典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