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笔在思考与练习间的教案设计:基于小说要素的构设“驿路梨花”

 半池柳bCL 2019-05-08

一、小说文体的阅读教学思考

小说文体的阅读教学,是割裂还是整体架构,需要教师勇于大胆突破,尝试着让小说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完整呈现,凸显教师主导,再现学生主体的生成性课堂。

二、教师备课和呈现的多层此性

小说文体的教学,教师要先读感悟,再读思考,三读审视,思读教案,五读课堂,六读反思。

读文章,思考其构设立意之美;读作者,触摸其行文构思之巧;读生活,感悟其时代律动的内涵和意义;读学生,触摸其阅读感悟的得失成长。读课堂,回味咀嚼教学过程的得失不足。

三、基于小说要素的构设驿路梨花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略读方法,感知文章了解情节提升阅读素养。

2.理清文章顺序,寻找人物,探究“茅屋的主人”

3.品读文本寻觅“梨花”感悟“驿路梨花”巧妙和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寻找人物,探究“茅屋的主人”.

难点: 寻觅“梨花”感悟“驿路梨花”巧妙和内涵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雷锋精神”的内涵和背景,云南地区风土人情介绍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谈雷锋,导入新课

1. 略读课文,用5分钟读完

2、展示阅读成果: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再话雷锋,合作讨论

3、再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与小茅屋的故事

时间
















4分析以上表格,说说小屋的主人是谁?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归纳:从第二列看,建造和照料过小茅屋的人都是主人。

课文生动地再现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传承。

5介绍一下云南的风土人情,并说说这与雷锋精神有内在关系?

讨论明确:云南边疆民风淳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正契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是雷锋精神处处开花的写照

三、寻找梨花,品味美好精神

1、划出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

2、赏析“梨花”语句,归纳概括其特点

景物“梨花”:

人物“梨花”:

3、品味这种由物到人,物人相映的“象征”手法

四、审视文题“驿路梨花”的巧妙

师生讨论归纳

五、拓展延伸,完成课外随笔

实践探究:

 寻找历史和生活中的“雷锋”,说一说你眼中的雷锋精神,谈一谈,你会借助什么来表现这种精神?

六、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环境

驿路梨花                     雷锋精神处处开

              (象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