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述《苏幕遮》写作技法与规范

 杏坛归客 2019-05-08

● ○ ●  词谱起源 ● ○ ●


苏幕遮,词牌名,又名“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以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无变体。代表作品有梅尧臣《苏幕遮·草》等。

● ○ ● 词谱范例● ○ ●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苏幕遮·怀旧》

苏幕遮   范仲淹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2]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 ○ ●  写作技法● ○ ●


燕式:附录《苏幕遮》规范格律及写作要求。

       仄平平,平仄仄。            (韵)  (一定要对仗)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            (韵)  (如上下两句用上二下七,可与其对仗)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            (韵) (一定要对仗)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            (韵)  (如上下两句用上二下七,可与其对仗)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词征:浅述《苏幕遮》写作特点。  

          本调《苏幕遮》多常年用词,但词家多为春、夏、秋三季用词,冬不宜用之。       

          本调的写作特点只适应用在豪放类,不宜用在抒情类。望谨记。

          本调六十二字,十句,双调。前片五句,四仄韵,后片五句,四仄韵,字数属中词。

          本调的写作要求较为宽松,对仗不多,句法相对稳定,最适合初学者练习之用。

          上片首起两个三字句,一定要对仗。

          上片第三句,九字,句法为上四下五。

              也有采用上二下七的,但多有不从。原因是要与第四句造对仗。

          上片第五句,九字,句法为上四下五。

              也可采用上二下七的,但多有不从。如四、四两句没造队仗时,那么,四、五两句可对仗。

          下片首起两个三字句,一定要对仗。

          下片第三句,九字,句法为上四下五。

              也有采用上二下七的,但多有不从。原因是要与第四句造对仗。

          下片第五句,九字,句法为上四下五。

              也可采用上二下七的,但多有不从。如四、四两句没造队仗时,那么,四、五两句可对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