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出土稀世珍宝,现成文物界的“网红”,专家:权力的象征 “网红”一词并不新鲜,随着新媒体行业的高速发展,很多新鲜事物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大家。而笔者今天要聊的这位“网红”其实是一件文物,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背景特殊且意义非凡,使得公众对其的好奇心日趋高涨,“文物网红”一词也应运而生。 事情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说起,当时的鄂尔多斯高原正沉浸在冬季的寒冷之中。可考古专家却冒着严寒,奔走在工作的第一线。尽管气候极端,但大家干劲十足,丝毫没有寒意。原来当地发现了一批文物,数量高达200多件,其中不乏精品。 经过鉴定,专家确认这批文物出自于两千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并且是匈奴的产物。匈奴历史上曾是我国北方边境的游牧民族,兴起于内蒙古阴山山麓。 作为草原上的一支强大力量,匈奴人骁勇好战,曾让战国诸侯头痛不已。而秦朝统一以后,其已经严重到国家安全,不得已秦始皇只能派蒙恬长期驻守边疆。 之后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匈奴和西汉打了数百年,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分出胜负。汉武帝刘彻励精图治,使得军力快速崛起。 那一时期还诞生了一批伟大将领,比如说卫青、霍去病等,在他们的带领下,大军最终击溃匈奴,将其驱赶至漠北,一部分则投降,迁入中原。至此匈奴势力大打折扣,再也没恢复到巅峰水准。 匈奴虽长期生活在草原,以游牧为生,但也擅长金属冶炼。鄂尔多斯地区曾是匈奴的大本营,当地出土过不少匈奴时期的文物,比如说数量庞大的青铜器,造型精美,这说明当时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工艺制作也十分精湛。 而现场发现的这批文物中却大多以金银器为主,显然其大有来头。专家推测这批文物可能是匈奴王或者是酋长的遗物,确实也只有当时的头领才能拥有如此精致的金银器具。200多件文物中,有一件堪称国宝,即鹰顶金冠饰。 这件文物通体由黄金打造,高度为7.3厘米,长度则控制在30厘米,整体的重量为1.394千克。整件文物制作相当精美,且工艺复杂。 整体结构由冠饰和冠带两部分组成,冠饰类似于一个半球体,上面刻画有狼和盘羊厮杀的场景,冠顶上还有一只雄鹰点缀,俯视着天下的一切,堪称权利的象征。 而冠带部分刻有饰绳索纹,且在尾部刻画有猛虎、战马和盘羊。两部分相互契合,中间和两端设计精妙,由榫卯插合连接,十分牢固。 打造这件金冠,需要抽丝、镌镂、镶嵌、编索等多种复杂工艺,很难想象这是2000年以前的文物。由此也不得不佩服当时人们高超的制作水平,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据了解,鹰顶金冠饰发现以后曾在考古界引发过很大的震动。据了解,此前还未出土过类似文物,鹰顶金冠饰的发现填补了相关历史空白。当然其真正走进大众视野,还得益于一档节目的播出,即《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中,这件文物被详细介绍,为此还诞生了一大批网络粉丝,进而成为文物界的“网红”。 近来年文物节目不少,有的是鉴宝,寻找民间国宝,有的则是介绍博物馆中的国宝,为人们普及文物及历史知识。 笔者也十分赞同这样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人们对国宝文物的认知,了解相关历史,进而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族自信力。当然除了鹰顶金冠饰之外,相信未来还会有一大批文物成为人们的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