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梦想童年594 2019-05-08

由于战前缺少必要数量的水雷战舰艇以及缺乏对付非接触式水雷的扫雷具,导致苏联海军舰艇遭受重大损失。根据统计,苏联海军舰船在二战损失中35%的作战舰艇和15%的运输船只损失由水雷造成,而各个舰队情况则是黑海舰队24%、波罗的海舰队49%和北方舰队22%舰船损失都为水雷造成。惨重损失使得苏联政府意识到反水雷作战的重要性,因而战后苏联海军在水雷战舰艇方面的建造计划总是毫无保留的批准。

二战后,苏联海军最初的水雷战舰艇是战前建造的未在作战中损坏的3型、53型、53У型和58型扫雷舰以及装有非接触扫雷具的253Л型沿海扫雷艇。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946年在塞瓦斯托波尔的53型扫雷舰T-407号

从1946年开始到苏联解体,先后建造了1000余艘水雷战舰艇。

战前建造的布雷舰在50年代末报废后苏联海军领导决定建造一系列多功能布雷舰,以便可以快速准确布雷。1961年3月25日317型(北约代号“阿廖沙Alesha”级)开始建造,首舰1967年3月25日交付海军,到1976年共建造了3艘。该舰主尺度96.5X14.4X4.11米,标准排水量2090吨,满载排水量2390吨,功率36000马力,航速14.5节,续航力3600海里/12节。搭载水雷94-154枚,航速14.5节,装备1门4管57毫米火炮,尾部有直升机平台。全舰114人,1993-1996年退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90年代的317型布雷舰首舰“苏霍纳”号

远洋扫雷舰:主要负责确定水雷布雷障碍范围并进行扫雷;侦察和监控扫雷;在水雷区开辟航道;为舰船扫雷领航;参加布雷。

战后最初建造的是利用59型扫雷舰壳体的73K型扫雷舰,该舰主尺度77.5X8.1X2.47米,标准排水量698吨,满载排水量858吨,功率3200马力,航速16节,续航力3700海里/16节。装备2座单管85毫米和3座单管37毫米火炮及2挺双管12.7毫米机枪,2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20枚深水炸弹),扫雷装置有3套接触式扫雷具、2套拖曳音响扫雷具和1套电磁线圈扫雷具。全舰77人,首舰1947年11月交付海军,各型共建造了15艘,1958-1988年退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73K型扫雷舰

254型(北约代号“T-43”级)是战后第一代,安装了专门的消磁装置。该舰主尺度58X8.5X2.3米,标准排水量500吨,满载排水量590吨,功率2200马力,航速14节,续航力3500海里/10节。装备2座双管37毫米火炮和2挺双管12.7毫米机枪,2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10枚深水炸弹),扫雷装置有1套接触式扫雷具、2套拖曳式扫雷具和1套电磁线圈扫雷具。全舰77人,首舰1948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295艘。该级舰先后进行了多次改进,有254K型(78艘,装了新的接触式扫雷具、声纳和雷达)、254M型(1955年服役,安装了新的接触式扫雷具和电磁声学扫雷具,新的深水炸弹发射炮,将12.7毫米机枪改为25毫米火炮;满载排水量达到600吨)和254A型(1957年交付,加固了舰体,实现了反核防护新要求,将37毫米火炮改为2座单管45毫米火炮)。该级舰还出口国外,波兰和我国获得许可证进行生产。1965-1999年退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254型扫雷舰

264型(北约代号“T-58”级),舰体为钢制全焊接。该舰主尺度69.8X9.4X2.5米,标准排水量800吨,满载排水量840吨,功率4000马力,航速17.6节,续航力2500海里/12节。装备2座双管57毫米和2座双管25毫米火炮,1座24管深水炸弹发射炮和2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扫雷装置有1套接触式扫雷具、1套电磁扫雷具和1套拖曳深水音响扫雷具。全舰88人,首舰1958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24艘,1977-1993年退役。改进型是264A型(23艘),满载排水量达到868吨,深水炸弹发射炮改为2座12管,拆除了25毫米火炮,加装了新声纳和低频音响扫雷具并改进了消磁装置。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264型扫雷舰

266型“蓝晶”(Аквамарин)(北约代号“尤尔卡Yurka”级),舰体和基座采用低磁钢。该舰主尺度52.1X9.6X2.65米,标准排水量520吨,满载排水量560吨,功率5000马力,航速16节,续航力1800海里/12节。装备2座双管30毫米火炮,2座4联装防空导弹装置,2座12管深水炸弹发射炮(只有几艘装备),扫雷装置有1套接触式扫雷具、1套音响扫雷具、1套电磁宽频带扫雷具和爆破索。全舰46人,首舰1964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41艘,1987-1995年退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266型扫雷舰

266M型“蓝晶-M”(Аквамарин-М)(北约代号“娜佳Natya”级)采用低磁钢,首次实现低磁钢在海军造船中的应用。与264A型相比,磁场小约40倍、电场小约10-15倍、声场小2-3倍、水压场小20-30%。该舰主尺度61.2X10.2X3.45米,标准排水量735吨,满载排水量790吨,功率5000马力,航速17节,续航力1500海里/12节。装备2座双管30毫米和2座双管25毫米火炮,2座4联装防空导弹装置,2座12管深水炸弹发射炮,扫雷装置有1套接触式扫雷具、1套音响扫雷具、1套电磁宽频带扫雷具和爆破索。全舰68人,首舰1970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31艘,目前6艘在役。该舰出口型为266МЗ型,为印度建造12艘、叙利亚1艘和利比亚8艘。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266M型扫雷舰

1332型扫雷舰,1艘,1973年9月30日交付。该舰主尺度58.82X12.99X4.83米,标准排水量1290吨,满载排水量1940吨,功率2200马力,航速13.3节,续航力10000海里/13节。装备2座双联25毫米火炮和2座7联装55毫米榴弹发射器,舰员39人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990年的1332型扫雷舰

02668型“玛瑙”(Агат)(北约代号“娜佳Natya”级)在266МЗ型基础上改进,首舰“海军中将扎哈林”号1990年开始建造,2006年5月26日下水,2008年11月11日交付,该级舰主尺度61X10.2X2.97米,标准排水量791吨,满载排水量852吨,功率5000马力,航速17节,续航力3000海里/12节,艇员60人。装备1门6管30毫米火炮、2挺单管14.5毫米机枪,装备“利瓦吉亚”声呐站-无人潜航器,能在航向前方快速探雷排雷。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海军中将扎哈林号

沿海扫雷艇:用于在沿海区域、海军驻泊区域以及礁区和狭窄地段的水雷侦察和扫雷。

255型(北约代号T-301级),该艇主尺度36X5.5X1.6米,标准排水量147.8吨,满载排水量160吨,功率480马力,航速12.5节,续航力2000海里/7.5节。装备2座单管45毫米火炮和2挺双管12.7毫米机枪,2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12枚),扫雷装置有2套接触式扫雷具、1套环圈电磁扫雷具和2套拖曳音响扫雷具。全艇37人,首艇1946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125艘,1961-1977年退役。改进型有255K型,将原先进口柴油机改为国产,功率编为690马力,1951年交付。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255型扫雷艇

265型(北约代号“萨沙Sasha”级),该艇主尺度44.6X6.4X1.77米,标准排水量250吨,满载排水量274吨,功率1800马力,航速14.5节,续航力1500海里/10节。装备2座单管45毫米火炮和2挺双管12.7毫米机枪,1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10枚深水炸弹),扫雷装置有1套接触式扫雷具、1套环圈电磁扫雷具和2套拖曳音响扫雷具。全艇45人,首艇1953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42艘,1980-1990年退役。改进型有265K型(13艘,机枪改为25毫米火炮,装了新的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扫雷具)、265A型(1956年交付,24艘,装了新的声纳和声学扫雷具)和265И型(3艘,该型被认为是苏联海军现代扫雷舰的样板。扫雷装置改为拖曳三路电视水雷探测装置)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265型扫雷艇

257Д型(北约代号“瓦尼亚Vanya”级),艇体采用木材,基座、机械、设备和装备局部或全部采用低磁钢与轻合金。该艇主尺度40.5X7.7X2.1米,标准排水量246吨,满载排水量260吨,功率2400马力,航速14节,续航力1000海里/10节。装备1座双管30毫米火炮,2座4联装防空导弹装置,扫雷装置有拖曳电视水雷探测器、电磁沉底雷探测-灭雷具和锚雷探索声呐等。全艇32人,首艇1961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20艘,1979-1990年退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257Д型扫雷艇

257ДМ型(北约代号“瓦尼亚Vanya”级),该艇主尺度40.5X7.7X2.1米,标准排水量254吨,满载排水量260吨,功率2400马力,航速14节,续航力1000海里/10节。装备1座双管30毫米火炮,2座4联装防空导弹装置,扫雷装置有拖曳电视水雷探测器、电磁沉底雷探测-灭雷具、电磁线圈和声学扫雷具、环缆电磁和音响扫雷具、主动式水雷扫雷具和接触式扫雷具等。全艇32人,首艇1964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41艘,1983-1994年退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257ДМ型扫雷艇

699型(北约代号“瓦尼亚Vanya”级),该艇主尺度41X7.8X2.3米,标准排水量293吨,满载排水量317吨,功率5000马力,航速16.5节,续航力1000海里/10节。装备1座双管30毫米火炮,扫雷装置有重型扫雷具、电磁线圈和声学扫雷具、环缆电磁和声学扫雷具、主动式水雷扫雷具和接触式扫雷具等。全艇25人,首艇1965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5艘,1983-1993年退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699型扫雷艇

1252型“绿宝石”(Изумруд)(北约代号“热尼亚Zhenya”级)1970年建造,采用玻璃钢。玻璃钢的优点是单位质量较轻、高电解性能和抗腐蚀性以及使用方便。整体结构分成10个水密舱。该艇主尺度42.9X7.8X3.2米,标准排水量300吨,满载排水量320吨,功率2400马力,航速13.5节,续航力1500海里/10节。装备1座双管30毫米火炮,扫雷装置有宽频声学扫雷具、网式扫雷具、电视探测器、爆破扫雷具和2个水雷探测声呐等。全艇40人,首艇1966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3艘,1990年4月19日退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52型扫雷艇

1265型“宝石”(Яхонт)(北约代号“索尼亚Sonya”级),该艇主尺度49X9.2X2.4米,标准排水量427吨,满载排水量450吨,功率2000马力,航速14节,续航力1700海里/10节。装备1座双管30毫米和1座双管25毫米火炮,2座4联装防空导弹装置,扫雷装置有接触式扫雷具、非接触式扫雷具、爆破扫雷具、水雷搜索消灭装置、锚雷和沉底雷探测声呐等。居住条件也得以改善,采用了全年空调。全艇45人,首艇1972年12月31日交付,各型共建造了44艘,目前22艘在役。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65型扫雷艇

近岸扫雷艇:对于泊区、港口和河中的水雷,在狭窄环境和浅水中行动。同时,根据苏联特殊的地理环境,要求能进行铁路运输。

T-361型(北约代号K-8级),该艇主尺度17X3.2X1.2米,标准排水量18.9吨,满载排水量26吨,功率300马力,航速11.7节,续航力300海里/10节。装备1座双联14.5毫米机枪,扫雷装置有接触式扫雷具。全艇10人,首艇1952年交付,共建造了130艘,可以铁路运输。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T-361型扫雷艇

151型(北约代号TR-40级),该艇主尺度27.7X4.1X1米,标准排水量48吨,满载排水量51吨,功率600马力,航速12节,续航力500海里/10节。装备1座双管25毫米火炮和1座双联14.5毫米机枪,扫雷装置有接触式扫雷具、电磁扫雷具和拖曳音响扫雷具各1套。全艇16人,首艇1954年交付,共建造了100余艘。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51型扫雷艇

1259型“孔雀石”(Малахит)(北约代号“奥利亚Olya”级),艇体采用玻璃钢。该艇主尺度25X4.4X0.92米,标准排水量60吨,满载排水量64吨,功率470马力,航速10节,续航力300海里/9节。装备1座双管25毫米火炮,1座防空导弹装置,扫雷装置有接触式扫雷具、电磁扫雷具和音响扫雷具。全艇11人,首艇1973年交付,共建造了7艘,1992-1997年退役。是1258型的小型化,可以铁路运输。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59型扫雷艇

1256型“黄玉”(Топаз)(北约代号“安德留莎Andryusha”级),该艇主尺度47X8X2.36米,标准排水量373吨,满载排水量400吨,功率29500马力,航速35节,续航力600海里/15节。装备1座6管30毫米火炮,全艇16人,首艇1974年交付,共建造了2艘,1993年6月30日退役。该艇任务是护送舰船通过水雷危险区,能实现联合扫除感应雷、声学和水动力引信水雷。舰体经过专门设计,使之在航行中能造成巨大的波浪,从而引爆水雷的水动力触发装置。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56型扫雷艇

697ТБ型扫雷艇,该艇主尺度47X8X2.36米,标准排水量373吨,满载排水量400吨,功率29500马力,航速35节,续航力600海里/15节。装备1座6管30毫米火炮,全艇16人,首艇1974年交付,共建造了2艘。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697ТБ型扫雷艇

1206T型“乌贼-T”(Кальмар-Т)(北约代号“百利金Pelikan”级)气垫扫雷艇,该艇主尺度26.8X5.4X1.63米,标准排水量120吨,满载排水量121吨,功率20000马力,航速55节,续航力300海里/55节。装备1座6管30毫米火炮,1座防空导弹装置,全艇14人,首艇1984年交付,共建造了2艘。由于气垫船可以不与水面接触而在其上运动,与当时美国海军广泛使用直升机扫雷相比,拉力和载重量都大于对方,当然苏联海军也缺乏像MH-53这样的扫雷直升机。有专门的吊杆和扫雷具,不过不能代替直升机扫雷。因为在水上1-2米高度运动时要防止接触水雷引爆,而防护非接触水雷需要降低物理场和排水量等措施。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06T型气垫扫雷艇三视图

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成功使用了带有水上翼下的拖曳联合扫雷具MK-105的扫雷直升机RH-53,因而苏联也在70年代初研制了这种类型的扫雷具ВНТ-1型。在1974年的苏伊士运河扫雷任务中,考虑到舰载直升机卡-25的拉力性能不能保证拖动这种扫雷具,因而在上甲板配备了2架陆军的米-8直升机,不过无法容纳在升降机中。

70年代后期西部设计局开始设计923型“石榴”(Гранат)扫雷直升机母舰。该舰该艇主尺度163X19X5.4米,标准排水量7200吨,满载排水量7800吨,功率5.3万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5600海里/14节。装备2座单管100毫米、4座6管30毫米和1座双管25毫米火炮,2座8联装防空导弹装置(64枚),2座10管深水炸弹发射炮,全舰231人。各种类型接触式扫雷具、非接触式扫雷具、电磁扫雷具以及自行水雷探测消灭装置,还有5架Ка-252ПМО扫雷直升机(在卡-252基础上研制)。不过在完成技术设计阶段后,建造停止了,主要原因是造价太高而且没有建造厂。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923型扫雷直升机母舰设计图

10750型“蓝宝石”(Сапфир)(北约代号“利达Lida”级),艇体采用玻璃钢。该艇主尺度26.8X5.4X1.63米,标准排水量131吨,满载排水量135吨,功率900马力,航速12.5节,续航力400海里/10节。装备1座6管30毫米火炮,1座防空导弹装置,装备深水接触扫雷具、宽频带音响扫雷具、电磁扫雷具等。全艇14人,首艇1988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10艘。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0750型扫雷艇装备的电磁扫雷具

猎雷舰艇凭借探雷声纳在航向前方快速搜索定位水雷,再由灭雷具排除水雷,大大降低了扫雷舰艇通过水雷上方的危险,所以俄罗斯也有所发展。不过由于在声纳和雷达等电子技术的落后以及经费紧张等原因,因而建造数量有限。

12660型“红宝石”(Рубин)(北约代号“戈里亚Gorya”级),该舰主尺度67.8X11X4.5米,标准排水量1070吨,满载排水量1150吨,功率5000马力,航速15.7节,续航力1500海里/12节。装备1座单管76毫米和1座6管30毫米火炮,2座4联装防空导弹装置,2座12管深水炸弹发射炮,扫雷装置有1套声学和接触式扫雷具、1套电磁宽频带扫雷具、爆破索、水下灭雷具、自动推进探测灭雷具СТИУ-2和探测-灭雷具以及3套水雷搜寻声呐。全舰70人,首舰1988年12月30日交付,共建造了2艘。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660型扫雷舰装备的自动推进探测灭雷具СТИУ-2

1258型“刚玉”(Корунд)(北约代号“叶夫根尼亚Yevgenia”级),艇体材料玻璃钢。该艇主尺度26.1X5.4X1.38米,标准排水量88.5吨,满载排水量96.5吨,功率600马力,航速12节,续航力300海里/10节。装备1座双管25毫米火炮,1座双联14.5毫米机枪,1座防空导弹装置,扫雷装置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扫雷具及水雷探测器。全艇10人,首艇1970年交付,各型共建造了49艘。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58型猎扫雷艇

12592型“孔雀石-2”(Малахит-2)(北约代号“奥利亚Olya”级),艇体采用玻璃钢。该艇主尺度25.8X4.54X0.89米,标准排水量58.7吨,满载排水量61吨,功率470马力,航速12节,续航力300海里/9节。装备1座双管12.7毫米机枪,1座防空导弹装置,扫雷装置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扫雷具。全艇9人,首艇1990年12月交付,共建造了4艘。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592型猎雷艇

遥控扫雷艇

1253型“钻石”(Almaz),采用木质壳体,采用喷射流推进器。主要任务是在布有不明类型水雷的敌方和紧急开辟航道时,开辟通路并准备锚泊地;消灭用沿海区域的探测器和反水雷侦察装置搜索出的雷群和单个水雷。该艇主尺度26.8X5.4X1.63米,标准排水量112吨,满载排水量116吨,功率600马力,航速10节,续航力300海里/10节。装备各种爆破索,爆破索上有遥控和自动控制设备,以便可以通过操纵艇进行遥控。此外,爆破索可以自动布放和引爆。全艇7人,首艇1966年秋交付,各型共建造了11艘,目前仅1艘,其余1991-1998年退役。改型有1253A型(6艘,首艇1970年12月交付,主尺度26.6X5.4X1.67米)、12531型(3艘,首艇1979年12月30日交付,主尺度26.35X5.6X1.65米)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53型遥控扫雷艇

13000型“独木舟”(Челнок)遥控扫雷艇。该艇主尺度26.2X4.2X1.9米,标准排水量88吨,满载排水量90吨,功率270马力,航速8.5节,续航力200海里/8.5节。装备自行遥控扫雷具,在艇转移时可以1人操纵控制。首艇1979年交付,共建造6艘,目前还在服役4艘。艇体具有较高的耐爆破能力,可以建立最大的本艇物理场,从而引爆本艇附近的非接触水雷。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3000型遥控扫雷艇

12255型“天蓝”(Лазурит)部署在波罗的海舰队,1艘,1989年9月建造,1990年9月29日下水,同年12月22日服役,2012年退役。该艇主尺度27X3.9X1.1米,标准排水量72吨,满载排水量80吨,功率300马力,航速9节,续航力300海里/8节。装备1座双联12.7毫米机枪,1座防空导弹装置,可通过遥控在雷区投放10个线列阵装药爆破索,快速清理航道,全艇17人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255型遥控扫雷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几乎继承了全部水雷战舰艇,总数达到近400艘。不过由于俄罗斯经济等问题,俄罗斯海军基本还是沿用过去的舰艇,这个现象直到2016年12700型首舰服役才被打破。

冷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水雷战舰艇

12700型扫雷舰首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