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设“七个习水” 实现全面小康 习水向“富民强县”坚实迈进

 gzxslj 2019-05-08

   2017年,习水县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3.7%,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交通瓶颈实现历史性突破,美丽习水实现根本性变化。 

  2018年,习水县继续围绕如期实现减贫摘帽,率先在全省“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中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坚定不移实施“酒旅并举·富民强县”战略,坚定不移推动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完成“脱贫攻坚、率先小康、撤县设市”三大历史任务,加速建设“实力、旅居、畅通、开放、文化、智慧、和谐”“七个习水”,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2018年预期目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17.34%;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6.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节能减排降碳等指标控制在调控目标内。

  “三大”攻坚战聚力生态小康习水

  在2017年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八个不能退” “两率一度”和国家第三方“2239”评估考核体系,深入推进扶贫责任、扶贫政策、扶贫工作“三落实”,以产业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措施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计划再减少贫困人口4000人,出列贫困村11个,贫困发生率降到1.4%以内,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以赤水河谷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新起点,巩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地位,深入推进“四河·四带”建设、“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探索建立习水河流域“还土于河、还水于河、还岸于河、还绿于河”综合治理体系,全力打好生态环保战;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战。

  强规划重改革振兴乡村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强化规划引领,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开展10个乡村振兴试点。在北部片区探索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围绕“镇镇有园区、村村有产业、业业有龙头、户户进农社”的产业格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全产业链、全利益链联结机制。继续打造“多彩习水”农特产品公共品牌,推进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促进“三社合一”“村社合一”。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0%以上。持续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争创“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县。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县城和建制镇“所在村改社区”改革。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重拳出击农村建房乱象,加快农村建房管控体系建设。制定回乡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转型提效推进产业调整

  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煤电联动发展、质量品牌建设等,多措施推进域内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双千”工程,加快“一区多园”转型发展,全力建设“五基地一中心”,聚焦实体经济;围绕建成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强化规划引领,以打造“旅居中心”为目标大力实施“创A”工程,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同时打造“商贸物流中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推动“个转企”“企升规”,制定优惠政策,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深入实施政府大数据“聚通用”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启动建设智慧城管二期、智能交通四期等工程。推进一二三产业大数据深度融合应用。以此加快“六区”产业布局,重点打造鰼国文化园、中国习酒城、土城红色文化创新区,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大格局。

  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下力气解决中小学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大力创新社区教育新模式。引进品牌教育集团进入习水,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品牌。推进职业教育“产学一体化”发展;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城乡文艺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争取承办国际、国内体育大型赛事;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促进创业就业,推动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做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准备工作;深化“三关爱”工程;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升7%、10%;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深入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继续推进“医共体”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便捷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