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课八忌

 退休工程师 2019-05-08

梁恕俭:评课八忌

   一忌:啰里啰嗦,絮絮叨叨

   评课离不开语言,最好的语言就是用最少的时间传达最丰富的内容。为了显示“内容的丰富”,有的人听一节课,评两小时;有的人语速飞快,简单的一句话也要搞成排比来说;更有的人絮絮叨叨,没完没了。须知,“评课的干货”是分子,“所用的时间”是分母,要想评课有价值,必须去除水分,不能啰嗦,最好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二忌:不痛不痒,模棱两可

   评课,重点在“评”,评即评论褒贬——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这是必须的。有的人碍于情面,不肯得罪人,尽拣好的说;有的人选择中立,既不褒也不贬,“评课”变成了“叙课”,像写官方新闻一样,四平八稳;更有的不痛不痒,模棱两可,说了等于没说,纯粹浪费时间。真希望评课者多学学议论文的写作,别三观皆毁,胡诌八扯。

   三忌:自以为是,横加指责

   正如美学中对“美”的定义莫衷一是一样,一堂好课中“好”的标准也是难以界定的。因为界定的标准太多了,观测的角度太多了,评价的内容太多了,主观的判断太多了,所以,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赋春秋。好的评课是以共识为参照,以真理为准绳,用事实来说话。如果评课者按照自己的好恶,自以为是,横加指责,这样的评课最讨厌。

   四忌:吹毛求疵,贪大求全

   评课之“评”是评论而不是批评,评论首先得有是非标准,找出值得商榷的地方,然后再摆事实,讲道理,夹叙夹议。有的人认为评课就是挑刺、挑剔、找不足,甚至拿起放大镜去吹毛求疵,这显然让被评判者无法接受。我以为,评课不是甄别、排名、贴标签,而是商讨、改进、达共识。那种以完美的要求、无瑕的准则去上纲上线,将被评者批得体无完肤,是一种罪过。

   五忌:另起炉灶,离题万里

   最好的评课莫过于有的放矢,就课论课,直言褒贬。好,好在哪里,明确指出来;不好,怎么改进,请评课者做个示范。现在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如果一堂课拍上20条小视频(相当于树立靴子),评课时,对每条视频提出优点、建议和不足,这样的评课针对性强,评的好坏也容易衡量。而滥竽充数的评课者最喜欢另起炉灶,评数学课用语文案例,评高中教学拿小学说事,故意避实就虚,结果离题万里。

   六忌:长篇大论,条理不清

   听真正的学者讲座,无论是三分钟还是半小时,人家总有鲜明的中心,把纲要摘记下来,你会发现,一场讲座就是一篇论文。而冒牌“砖家”讲座,讲了两小时,你都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鉴于此,评课时,最好言之有物,条分缕析,既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更不能任意发挥,想到啥说啥。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目的,有效用,有根据,形成文字记录时,不能有冗笔,有跑题,有混乱。

   七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学象棋时,师傅说过一句话:“不怕千招不会,就怕一技不熟。”每个评课者总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或研究的专项,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把评课的话题引向自己的拿手好戏。点上打井,固然能够专注深入;而四面开花,更能彰显成果广泛。那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评课者未免视野狭隘了些,格局自私了些,中心跑偏了些。

   八忌:不懂装懂,好为人师

   圣人告诫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南怀瑾老先生也曾说:“人有三个基本的错误是不能犯的:一、德薄而位尊;二、智小而谋大;三、力小而任重。”术业有专攻,不懂就坦诚……非要癞蛤蟆垫床脚——死撑,只能自取其辱。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位校长,自称“万事通”,接触过两次后,我就把他拉黑了,原因就是:不懂装懂,好为人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