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碎思21-25

 昵称503199 2019-05-09

教学碎思21
     1、面对教材从什么角度分析:写了什么(选材);怎么写(结构、提纲);为什么写(主旨、人物形象);写得怎样(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面对教材,应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思考“语言文字的训练点”。(20160920

2、面对一个命题或半命题作文题,咬文嚼字,添加元素——自问自答,材料链接——人事物景,名言警句。审题是一个围绕命题的思维过程,好的选材立意是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的。(20160921

《作文相关知识》 http://hx./blog/u/567/12439.html

3、面对一段文字或别人的发言,自问“写了什么?说了什么?”,看似简单的一问,并不深奥,但这种概括却是语文教学需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能否把一段文字用长短不一的文字加以概括其实并不简单。概括的对象有“人事物景、情理趣”。如,人做了什么事、怎么样;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物景的特点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情;阐述了什么理;表达了什么趣。(20160926

4《那一盏灯》构思作业反馈

①偏。有些人事与灯的关联不大,只是在结尾强行点题。如写某人做好事。

②老。写父母给我掖被子、陪我写作业、等我回家。

③丑。写自己生气、赌气外出,父母留灯让我回家。

④玄。写看了蜘蛛、小草,从中汲取力量,它们的精神、品质像灯一样指引我。

⑤薄。以灯为线索或背景写人,有人只写了一个场景,这样塑造人物形象略显单薄,可穿插、插叙一些事。

好的方面

①写有文化味的灯。如孔明灯、煤油灯等。

②以灯为线索,写有灯参与的人事;灯与人物的品质相关联,有象征意义。如父母陪我做作业,父母也像灯一样温暖、持久、任老任怨。

③选材为:有关灯的人事,以写人为主;单纯写有灯参与(作为背景)的事。一般不把此文写成状物的文章,借物抒情,如矛盾的《白杨礼赞》一文。(20160928

5、上午最后一节课由我组织放学并带学生去食堂吃饭:1150,我按学校规定的时间整队;1152出发;由于下雨,加路队阻塞,1156到食堂门口。没等学生全部进入食堂,我下楼去老师食堂吃饭,饭后,中途没停留,等与同事到达我班时,大多数学生已在自习(做理科的试卷)了,此时为1212分。除了学习,还有什么;除了被安排,还有什么?(20160928

6、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解释、争辩上;为什么要计较他人的丑态;为什么要为没有结果的一时之贪而纠结,我来到这世上,除了承受社会赋予的责任,应随缘享受生命。过去的岁月已无法挽回,当下的时间则要珍惜。一生就那么几天啊!(20160928

7记叙文作文的命题,从内容上看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比较直白的命题,如《美的瞬间》、《生活需要____》;第二,有内涵(有比喻义)的命题,如《_____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初中,一首难忘的歌》《春天》;第三、含有关键词的命题,如《走近了,才知道》、《这也是一种享受》;第四、以“事物”命题,如《那一盏灯》、《我家门前的老槐树》、《盛开的蒲公英》。 其中,第四种以“事物”为题的文章,审题时,首先要把握“事物”的特征内涵。行文时,“物”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以写人叙事,也可作为写具有物特点、精神人的切入点,如《白杨礼赞》一文,托物言志;有时也可把“物”的特点和品质作为一条隐含的线,以之来写人叙事。

简洁一点可分为三类:直白的题目、含蓄的题目、物象的题目。20161008

8、记叙文的命题,也可以从“内、思”(即反映文章内容、体现文章思想)的角度来分析:一、反映文章内容,如《我的母亲》;二、体现(隐含)文章思想,如《这也是一种享受》;三、既反映内容又体现思想,如《白杨礼赞》《一件难忘的事》。20161008

9、面对一个作文命题,我们一般的审题思路是:咬文嚼字、添加元素;自问自答、材料链接(人事物景、名言佳句)。在审题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思考一下:这题目是反映了内容,还是体现了思想(主旨),还是两者兼而有之?20161010

10、应对中考试卷的“看拼音写词语或注音题”,一是关注课后的生词表;二是集中辨析易读错写错的词;三是随文识字。重要的方式是“比较”。20161011

11应对改病句题。一是抓主干(缩句),二是多做。另关注“三个四”:

1)、四种修改符号:删、添、调、换;(2)、四大病因:重复多余、缺少成份、语序不当(关注“数量词、关注修饰词多的句子)、用词不当(搭配不当、关联词、褒贬词);(3)、关注四个词:介词(通过……,使……)、“防止、禁止”类词、否定词(两面对一面)、数量增减词(如,提高一倍)。(20161011

12材料题的应对:圈划概括、关注关系(并列、因果)、扣问答点。(20161011

13、以物象为中心词的记叙文题目,主要是要让学生写有关“物”的人事,以“物”为线索或媒体在文中呈现为好,若以物的“意象”来组织(串联)全文,一般会给人“虚、牵强”感。如果文章的主旨同物的“意象”吻合,则更好。(20161014

14、阅读教学,从内容的选择上分,有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课;指向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阅读教学课;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课。(20161017

14《那一盏灯》《那一股暖流》《有一朵花开满记忆》《白杨礼赞》《枣核》《紫藤萝瀑布》《幽径悲剧》等一些以“物”为核心的记叙文题目,我们该如何审题?首先要关注“物”的意象,及题目中相关的修饰语,弄清这“物”的内含和外延。第二,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审题立意:一是把“物”作为文章的“行文线索”,并以此来写人叙事,若所写“人”的品质与“物”的意象吻合则更好;二用“物”的意象来组织对人事的记叙,如《那一盏灯》一题,写父母对自己生活、学业、为人的指导,父母就像是指引我的一盏明灯;三是实写物,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如《白杨礼赞》写了白杨树的外在特点,内在品质后,写了与白杨树品质相似的人。如《青山依旧》写青山的环境,由好变坏再变好的过程,通过变来提示主题。(20161018

教学碎思22

1记叙文选材立意分类。按内容分:人、事、物、景;按空间分:学校、家庭、社会(主要是人事)、自然;按主题分:情(爱情、亲情、友情、陌生人情)、理(成长、哲理等)、趣;按个人视角分:独自做的事、与他人合作(配合)做的事、看别人做的事。

记叙文的题目:直接呈现内思的题目,如《美的瞬间》、有审题结点的题目《这也是一堂语文课》、以物象为核心的题目《有一朵花开满记忆》。(20161018

2、写作文前,可让学生写“构思”,主要包括选材、立意、提纲三部分;引导学生精读优秀习作也可能让学生写读后梳理,同样可包括提纲、选材、立意。有指向“内思”的阅读,也有指向“写作”的阅读,就目前而言,还是应多引导学生注重后者。(20161021

3记叙文开头技巧:从内容角度,可以是纯景开头、纯要素开头、景+要素开头,也可是场景开头或抒情议论开头;从技法的角度,简洁(一般为一排,不招过两排)、文学化(多用两字或四字词语)、有余味或悬念(用省略号)。(20161021

记叙文结尾技巧:从内容角度 ,可纯景结尾、景+要素(抒情、细节);从技法角度,有情景交融、点题、深化主旨、给人以思考(有余味)。(20161122

4做阅读短文题口诀:看题,圈划,相题型;扣问答点,看分值。(20161023

5关于记叙文题目作用题的作答思路:一是从手法的角度,看看有没有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这要结合内容“有血有肉”地答;二是从情节、内容的角度答,看看题目是不是反映文章内容、情节,是不是文章的线索;三是从主旨的角度来答,是不是反映人物的形象或暗含着文章的主题(中心)。(20161024

6、能否出示一段话,老师提供不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揣摩写者的意图,以训练学生对主旨把握的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对作者主旨的把握不能机械,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作品本生,另一方面也应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有时也是一种创造。(20161025

7听本校周老师的《端午日》一课。其流程为一、图片出示、作者介绍、名人对作品评价;二、阅读概括主要内容(风俗);三、再读课文,赏析风俗中的“赛龙舟”文字。引导问为:湘西的风俗美呀!从(原名),我感受到了一场(形容词、修饰词)的赛龙舟,因为(说明理由)。老师围绕文中三段话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朗读”三个层次进行阅读指导。四、感受文中的人性美。引导问为:湘西人的人性美,从(   )我看到了(    )的湘西人。

评析:1、这节课课堂设计条理清晰;2、老师在赏析文字时,介绍了许多写作的术语,如铺垫蓄势、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视角描写等;3、老师有指导朗读的意识。总全说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点散,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应该不深。同样的内容,若按“指向写作的阅读”思路设计,可能效果更好一点,学生在课堂上探索思考得可能更多一点。问点有:1、为什么把赛龙舟作为重点呢?抓鸭子内容作为重点行不?2、面对赛龙舟的热闹的场面作者在写作时运用了哪些方法?你能看出来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20161026

8我作文没材料可写怎么办?今天有两位男同学在我面前犯愁:《有一朵花开满记忆》实在没东西可写了。如何解决这问题:一是面对题目“自问自答”引发对自己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或相关好词佳句的联想、想象。如“这是一朵什么花呢?”温馨之花、幸福之花、诚信之花、亲情友情之花、浪漫之花?二是自己找“同题作文”或相关的资料浏览,以触发记忆。人是过往岁月和记忆的产物,学生不是没材料写,而是没有唤起记忆而已。语文老师有一项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文字和自然社会人事物景的敏感性。(20161102

9议论文中心论点如何确定?除了一些常规的思路(如:从题目、开头、结尾找;是判断句,不能是比喻句;有的能直接找到,有的则需要寻章摘句)外,我觉得还应的一点,即中心论点应是“是什么或要怎样”的答案。如,“幸福是种感觉”、“我们要宽容”等。(20161110

10、多文体写作:一个材料用不同的文体加以表述,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文体意识。多角度写作: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立意,重新安排文章的重点,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作,写作应突出什么?多情感写作:同一个选材,用不同的情感色彩来写作,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温度和情感倾向。(20161115

11、阅读短文、碎片化阅读、探究性题目等文字分析类题目,其本质上是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概括和赏析能力,一般是围绕三个方面出题:形(效)、内容、思想。形效,即形式效果,如比喻句,形象生动;内容,即写了什么,表面意义是什么;思想,即含义(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思、理。由此衍生出来的答题思路有:

词的赏析:角度+解释(本义、文义)+情思理

句的理解(含义):内+言外之意+情思理

句的赏析:角度++情思理

题目的赏析:角度(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要“有血有肉”的作答)+内情(线索)+主旨(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引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句段作用题:+结构作用(根据所在位置有血有肉地答)+情思理

环境描写用用题景物特点+渲染(营造)了什么气氛+烘托的什么心情+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结构作用(头中尾各有不同,头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什么作铺垫或埋下了伏笔。如在结尾,可为深化主题,与开头开成照应。

12、《捕捉_____》的审题。1、怎样捕捉的?是有意捕捉的还是无意捕捉的?是否捕捉到了?2、为什么要捕捉?一是这捕捉到的会有时空的限制;二是所捕捉到的,引起了自己的想法。3、谁捕捉?可写我、我们、他们、你们,当然主要还是应写我。3、捕捉的方式有哪些?可以用眼看、观察,也可用心灵感受。4、捕捉的过程是怎样的?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5、捕捉到了什么呢?一般应是真善美的东西,当然也可能是不良的现象。具体如:乡村的宁静、美好等、不经意的微笑、深沉的爱意、不易察觉的关心。学生所填的部分内容:一份真情、乡村气息、生活之美、一片片零碎的记忆、那一刻、爱的镜头、美的瞬间、那份善意、妈妈的爱、消失的温暖、那一缕阳光、我与父亲的镜头、时间、爱的味道、成长的瞬间。(20161123

分享:

教学碎思2320161123——20170211

1、语文重要,但如今社会没有语文学习的氛围。首先,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忙忙碌碌,似乎很少有静的时候。一家人伴着一盏灯,小孩读书,大人纳鞋的情景好像只能出现在电影中了。除了家的“考生”的家庭,父母为了陪小孩,又有多少人会放下电子产品,有计划地看看书呢?其次,这是一个基本不尊重思想的时代。一方面是经济至上,更主要的是社会体制给思想套上了枷锁,在言论不自由的环境里,如何有文学的繁荣?文学,当下,只是文科老师一项谋生的手段和一些有良知的文化人泣血的呼唤!野蛮的实施是需以消灭文学为前提的,文革即如此。文学是与良知紧密相联的,是人性的一部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任何制度都压制不了的!(20161128

2、今天下午在学校报告厅二,听了贺建英老师的一节诗词教学课《天上的街市》。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如何朗诵诗文。教学设计大致如下:一、是谈话引入。创设情景,明确这节课是和同学一起探讨学习如何朗诵诗文;谈论讨论朗诵的技巧,了解学生原有的朗诵知识。二是以《天上的街市》为例指导朗诵。分三个层次推进: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即读准字音,明白词义;抑扬顿挫,即会划分节奏,明了重音,标注音韵(韵脚);声情并茂,即明白诗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即了解创作背景和主旨。

与朗诵有关的几个知识注意点1、停顿并不是读断,可音断势不断;2、重音,并是音量高,只要相对强调即行;3、节奏的判断主要同句式相关,分有标点提示的自然停顿和据内容划分的节奏;4、重音主要依从内容、思想强调的需要。5、有关联想和想象的区分。(此概念的区分,若从概念到概念学生包括老师都难以搞清楚。我觉得联系仅仅是由一物(现象)想到别一物(现象),基本停留在概念的阶段,而想象则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展开的描写,是联想的具体化。)

这节课教学流程清晰,教学过程实在,在老师的引导示范下,学生一步一步地从理论到实践,分两个层面较为系统地了解并学习了有关朗诵的知识。

由于其严重拖课,在如何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文环节,我已离开会场了。但我想,声情并茂地朗诵,就是要在了解诗文内容情感的基础上,带着一定的情感基调去读,或平静、热烈、急促或赞美、沉重、痛心。(20161201

3、在行政会上听了数学王老师讲她试卷评讲、作业订正、学生问问题、做拓展的经验和思考。内容实在,来自一线,对语文学科也有借鉴作用。如试卷评讲,不能全是老师讲,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总结做题的经验教训;在评讲时,学生不动笔,等讲完后才订正,以保证学生听讲的专注的效果。学生问问题时,要让他们带着具体的疑点,不能全听老师讲解。总体而言,学习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事,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只管自已讲了什么,教了什么,要问问学生听懂没有,掌握了没有。(20161205

4“寻章摘句,摘合写”,学生在拟写答案时,不仅要努力把握要点,还应有“读者意识”,即要用阅卷老师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答案。(20161226

寒假中

5、记叙文中的抒情一般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此各有特点,一般而言,运用间接抒情,在作文中更显写者的语文功底,突显“人贵直,文贵曲”的特点。议论较之抒情,更多的是指向于个体的观点。

间接抒情,从技法上看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化虚为实。即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对物、景、生活的画面呈现出来,把自己的情感蕴含其中。

二是景物渲染。这是化虚为实的具体化之一,也是抒情最为常规的方式。

三是细节描写。这也是化虚为实的具体化之一,特别是通过人事生活场景描写抒情时常用此法。

四是虚实结合,夹叙夹议。这在写记叙文时,应以记叙描写为主。(20170201

6、对学生进行有关写作方法技法教学时,对好的含有典型技艺的片段,应提倡学生熟读,背诵,并默写出来。(20170211

7、老师不能教好所有的学生,其意志也不可能全部被学生接收,这是客观事实。所谓好学生也不一定全是老师培育的功劳。老师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下自己思想、言行习惯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老师的教育只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外围环境,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个体。让教育者对所有受教育者的言行负责,这是不切合实际的。20170211

8、老师的作用不在“吩咐、要求”,关键是对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接触学习内容的动力。优秀的老师都有了得的“骗功”,他们的言行都有着较强的感染力。(20170211

9语文教学框架(树型)

基座是语文知识,内容如,语素、字词、短语、句段、篇章;炼字、修饰、手法。主干是思维力。四个主枝为,读文字、读自然、写字、写作。(20170211

教学碎思242017021120170328

1作文的语言里的数字公式2+2+n; 3+3+n1+3+3……除了能表达一定的内容和思想,如果能关注或变换下形式,如,恰当运用 “长短句结合”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

例:1、窗外,雨来;耳畔,风过。外婆,我又想起了你! 窗外,雨停;耳畔,风息!2、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3、例句:夕阳照在河岸上,显示出血一样的残红色。  改句:黄昏,河岸。残阳如血。改句简洁地勾勒出一种凄凉的意境,给人以醒目的效果。4、那天风和日丽,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前往大明湖公园。这样的开头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很常见,也很平庸。如果把长句改为几个短句,效果就明显不同: 天,蓝蓝的;风,柔柔的;太阳,暖暖的。前往大明湖,我们的心,爽爽的。 (20170219

2场景(面)描写。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除了有多处精彩的人物和景物描写句子外,还应有一两处精彩的场景描写。这场景应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如何写好场景(场面)呢?有中心,有顺序,有方法。其中,方法主要是:细节描写、虚实对比。细节描写,分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方法有许多,如用好字词、修辞修饰、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其中写作方法有联想想象、对比烘托、动静结合等。

3、应以少纳多,精简点。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教给学生许多方法技巧。事实上,一方面是教得多,学生掌握不了;另一方面在平时写作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技巧并不多。老师应教给学生一些核心的技巧和方法,一般不要超过“三”。(20170302

4、学生较多,布置了作业,如何有效地检查评讲?对阅读短文类作业,全批,时间不够或效率太低;不批,则会造成学生对作业不重视的现象。为此,布置作业(可少一点),需收阅(可写在二分之一纸上)。在批改方面,可批一部分,或统批一两道题目。把主要精力放在评讲的针对性和反馈方面。一是把阅读短文当作范文,引导学生读懂,读透:理清文章的思路、写作目的,赏析文章的主要写作亮点。二是在讲解阅读短文的题目时,首先需分析题型的类型、思路,其次,对于具体的答案,需强化“分值”意识。三是评讲之后,应适当地反馈。(20170302

5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是记叙文语言生动化的两个重要抓手。其中人物描写分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合)描写(5描),景物描写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觉)。

要使得描写好,主要方法为:

一个核心:描写要为中心服务。

两个要点:对于景物描写,要“景、情统一”;对于人物描写,要“人、品统一”。

三个方法:1、运用修辞修饰;

          2、动用各种感官,运用五描(觉)

          3、展开联想和想象

6材料题答题思路

纯文字题:概括+关系+扣问答点。新闻知识:标题<</span>导语<</span>主体 背景 结语口语交际题知识:称呼+主体+结语

表格题 、图文题:三看:看题、看表(图)看字。(2017031413

7、用形象的线图,让学生明白记叙文(小说)中,什么是情节的“一波三折”。为什么欧亨利式的结尾吸引人,不仅是因为其思想性,还在于其情节与读者想象中的落差太大了。(20170313

8、怎样组织老师备课?

年轻老师一如演员熟悉演戏套路,需按照要求备详案。目的:1、为熟悉备课上课的流程;2、检验各个环节的预设与预期情况。

中青年老师备简案,重反思。目的:1、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节奏;2、多出时间用来修养个体,反思教学。

备课的目的有二:一是教会学生一些东西;二是更好地教会学生这些东西。有“解决问题”意识的课是好课。

“教什么、怎么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享问题”应是集体备课的核心,为此,要有专门的“反思平台”(反思本、网络分享、教研分享)和激励措施。

老师互听课,应成为常态。课堂是用来研讨、解决问题的,是老师分享自己心得的平台,决是为了对老师的督促。(20170315

9、布置作业为了什么?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预设和延伸,作业是老师的另一种课堂教学。对语文老师而言,作业还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基地。作业是一种实践,在布置、检查、反馈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技巧,其效果还依赖于老师的“非权力因素”。(20170315

10、景描人描口诀:相像联想,修辞修饰,五觉五描。20170322

11、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相辅相承,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20170322

12、面对学生完成的阅读短文作文,如何点评才有效?

A学生口头汇报:读题、说圈画点、分析题型题思、读答案;点名评点,口头打分;老师点评。

B投影学生作业:点名评点,口头打分;老师点评。

C老师抽部分题让学生做第二遍,反馈效果。(20170323

分享:

教学碎思252017032820170606

教学碎思25(20170328—20170606)

1关于作文思路的“波折”

阅读的核心能力是“概括能力”,精读一篇文章的基础是“读懂”,读懂,即要知道这一句、这一节、这几节写了什么。在读懂的基础上,再“了解文章的思路”。思路,即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文章的“头、中、尾”是怎么划分的,中间部分是怎样的“结构、顺序”。

中小学,一般要求学生写记叙文,往往通一过“人事物景”的场景来抒情达意。一般而言,老师主要训练学生如何通过“双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来使场景生动,以突出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主旨。较为典型的习作题如《美的瞬间》《那一刻让我怦然心动》等。

但“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人贵直,文贵曲”,还有一类文章是要求通过情节的“波折”来反映文章的主旨的。这类文章较为典型的习作题如《理解是个慢慢的过程》《走近了才知道》等。

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许多小说特别是侦探类小说往往是以情节来取胜的。中小学生写记叙文,由于受篇幅的限制,要想在文意中掀起多大的“波澜”是不大多现实的,但在思路的上适当地安排一些“波折”,较之于平铺直叙,在文章表达的效果上还是有可能略胜一筹的。关于“波折”,可以是情节的波折,也可以是情感或认知的波折。(20170512

2语文应试或术语教学有两棵树:一棵是有关语素、字词、句段等,即所谓的“语、修、逻”方面的构成的语文知识树,据说是从外国引进的;一棵是由试卷结构,如默写、改病句、材料探究、短文阅读等题型构成的语文考查试卷树,这棵树各地不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一个地方的语文教学导向的。(20170514

3、今早读课,让学生赏析一篇亲情类习作《生活因你而温暖》。这是一篇典型考场作文的结构。开头,抒情议论点题。中间为块状结构,写了妈妈为我买衣服;邻居询问母亲为我洗衣服时讲的一句话;周末妈妈为了排解烦恼。结尾部分,倒2为内容的总结,倒1为情感总结,运用比喻间接抒情。在赏析“选材”这一环节时,我感觉:亲情类的选材就是学生习作选材的最后的阵地。作为考场作文,写亲情类的文章,若是没有“生离死别、重大事件”为背景,或家庭成员没有特殊性,如爷爷为书法爱好者、奶奶喜欢刺绣等,作文是难以达到满分的。不过,若作文只想拿一个中等的分数,或在考场实在没什么东西可写时,写亲情类的文章不失为一个好选择。(20170518

4、由“先定范围,再拟题目”谈起

为训练学生选材立意的能力,可先确定一个主题或范围,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相关人事景物,并最终确定作文题目。当然,老师也可提供和主题相关的题目。如准备让学生写“民风民俗、家风家规”方面的文章,相对的题目可以是:《并非我想的》、《并没远去》、《就在身边》、《源》、《我终于读懂了》、《规矩》、《规矩成方圆》《传承》等。

老师训练的角度看,为引导学生发掘身边的“材料”,提升立意,需要有个抓手。如果仅从学生日记或日常的作文中发现一些好的选材立意,并在班级有点到面地引导,这多少有点让学生“自然成长”的味道,偶然性太强。为提高训练的效度和计划性,还是要引导学生确定一些主题的。让学生在一个框架内,相对自由、个性地选材立意。

从学生的角度看,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环境不同,感受力不同,在写考场作文时,要尽量写自己熟悉且有较深体悟的人事物景。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到他们的“敏感点”,并以此作为感受外界的基点,再逐步向外扩展;要让学生在选材、立意方面,有自己的擅长点。

5、议论文阅读,中心论点的概括

读完一篇议论文章,问:作者想让我明白什么呢?表述用语格式:我们要(应该)……;阐述对象要(应该)……

如:《清欢》我要追求清欢的人生。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艺术要源于生活,深入体察自然。

《当代乡土文学需深掘泥土芬芳》当代乡土文学需要深化和开掘乡土文学的领域。

《有所畏,有所不畏》我们应当做真正的勇者,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如何焕发传统节日的生命力》我们要向洋节学习,焕发传统节日的生命力。

《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我们要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

寻找的位置:题目、开头部分、结尾部分。

句式注意点:是判断句,不能是比喻句。

议论文的一般思路:完整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文章,只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两部分。其中分析问题主要是:“是什么和为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为什么”。文章的重点,往往是有所侧重的,即分别会侧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以“打游戏”为话题的议论文,论点可为:我们要远离电子游戏。重点可为“电子游戏是怎么一回事”,也可以是“打电子游戏有什么危害”或“我们该如何避免打电子游戏成瘾”。当然,这三个方面也可都有所涉及。(20170606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