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家孩子正处于5-12岁,请用心培养这一点,将来不吃亏!

 FOREST3ihlbrp 2019-05-09

你有没有发现,小时候学习东西特别快,像说话,骑车,轮滑,写字......好像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而且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因为0到12岁是儿童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也是大脑成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孩子98%的脑回路都在12岁前基本成型,同时大部分的学习习惯也都将在这个时期养成,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千万要珍惜这黄金12年,有目的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千万不要轻易荒废了这宝贵的黄金12年。

兴趣班≠兴趣

很多家长早早就有了培养孩子的意识:

他们给孩子安排各种兴趣班。想让孩子趁现在,多学习一点,书法,写作,绘画,奥数,英语,计算机等,孩子的课余生活塞得满满的。

是不是“填满”孩子的黄金12年,就是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呢?

显然是不对的,很多孩子是迫于父母和学校的压力,才不得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没有兴趣的兴趣班,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学习的结果,总是让家长们禁不住有点失望。

孩子很容易长大,黄金12年一晃而过。如果没有正确科学的方法,白白错过了孩子人生中最宝贵的12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如何正确的,科学的利用这“黄金12年”呢?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好的行为习惯,会逐渐内化为品德,并在学习,做人,做事上表现出来,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所以在这黄金12年,我们有个重要和基本的原则: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和意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呢?

具体的行为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准则:提倡学习“兴奋度低”,“奖励高”,“延迟满足”的项目。

比方说:书法,绘画,乐器演奏等。

这些项目,在学习的过程中,略显枯燥, “兴奋度低”。

一旦学会这份技能,它带给我们的奖励是延绵不绝,受用一生的,“奖励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它不会马上让你有收获满足感,需要不断的,甚至是终身的练习,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满足延后”

以书法学习为例:

很多教育学家发现,幼年时期坚持学习书法练习的儿童,比没有练习的儿童更加具有专注力,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显然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 ,他们获取了适用于其他任何项目的学习习惯:专注力。

所以在这黄金12年里,通过书法,绘画,乐器演奏等学习,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成为“书法家”“画家”“钢琴演奏家”,而是通过科学练习,利用黄金12年,让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就算是这些“值得学习”的项目,如果不进行科学的安排,实际效果相差还是很大。

很多家长说,我早就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可是孩子要么去过两次,就不想去。要么就是去了学不进去。

钱白花是小事,破坏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浪费了这黄金12年,才是真正的遗憾。很显然,他们是没有找到适合孩子的,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才会让孩子排斥,没有进步。

有着20多年的少儿书法教育经验的书法家龚金夫老师,早就发现,书法学习的诀窍就是“保持热情”+“反复练习”。

他结合多年线下教学经验总结,提出了每天10分钟学生练习,5分钟老师点评,“高频”“高效”的练习方法。通过这种科学简单的方法,孩子们每天只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练习10分钟,很容易做到“每天练习”。

原价199元“河小象8天体验课”

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