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语文教学的“文”“道”“术”

 六盘烟火 2019-05-09

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在于“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和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若要文道合一、融为一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关键还在“术”——教学的艺术性。"文道合一"的“文”是具体的语言、文字、句读、文章,“道”是思想、道德、文法、规律,“术”是技艺,方法、手段、措施。它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之“术”,剖开“文”的外衣,解析“道”的内涵和奥妙。

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

语文教学离不开“文”。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要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始终切入“文本”开展教学活动。语文的工具性属性是没有争议的,是不能动摇的。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习语文就是为学习其他课程打基础。语文的人文性也靠语言文字来承载,离开了语言文字,什么都是浮云。淡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语文教学是贻害无穷的,是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伪教学。语文教学的“文”肩负着接受文化、感受文化、丰富心灵的使命,不是简单地识字、阅读和说话写作能力的培养。其过程是无声的、漫长的,贵在潜移默化,不宜强迫灌输,应该通过感觉、情感和意志三个层面的渐次发展而得到提升。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的驾驭来塑造人的心灵的过程。

虽然现在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断翻新,手段日趋现代,但热闹有余,内容思想不足,造成了语文学科教学主体的迷失。教师的分析讲解很难把“最恰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朱光潜语)。启发引导学生不注重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特点,抓不住重点字词,找不准文本教学的切入点,教学文章的思想意义往往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能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不会关注文本,进行咬文嚼字,是语文教学出现了偏差.

“文”是音义结合体,语文教学阅读不可偏废。过去那些老先生摇头晃脑的阅读教学不知造就了多少文人儒士,难怪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奇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语文教学贵在一读,要将读进行到底。在语文课堂上必须有深情的诵读,读出山泉叮咚的响声,读出鸟语花香的韵味,读出文本的情感、气势、神采,如果不经过诵读,学生是不容易体会到这些的。

紧扣文字,通过增减、替换、比较来体味情理是语文知识积累的必由之路,也是语文教学的硬功夫。品析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优美的文章一定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情感态度往往可以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字、词、句,分析其渊源,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立足文本,多角度思考这些字、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自然地融于课堂教学。通过“品词析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章主旨,彰显语言的魅力。

语文基础知识是不可“偏废”的。现在,语法不讲了,文体知识淡化了,并不等于语法和文体知识退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仍然不允许写病句,写四不像的文章。不读破句,不写病句,这是语文教学的最低要求。教学必须在“品词析句”的同时把握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再现不同文体的主题形态。小说要抓环境、情节、人物,戏剧要重视矛盾冲突,散文要注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寓人等表现手法,诗歌要讲究韵律、意境、意象、情趣,否则,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之类的知识学生就很难掌握。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本”

“道可道,非常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格、个性和精神世界能否得到关注和尊重,学生能否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并不在于教师空泛的说教,而在于依“文”解“源”,披文悟“道”。

“填白”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文学是狡黠的情人,话不说透,让你自己猜测,她用遮掩来突出,用省略来增添。”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语文,教材只是凭借,只是线索,文本的深层次挖掘离不开文本语言空白的填补,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穿透纸背,打破教条、僵化、贫乏、单一和概念化的东西,把学生、文本、作者联系起来,甚至有时只有比较与类比还不行,还得来点“穿越”,学生才能品味到文本语言的丰富内涵。由于时代、经历、个性的差异,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同的,我们要珍视和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能越俎代庖,但必须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方向。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去华崇实,要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我们重视多元解读,关注动态生成,并不等于语文教学可以放任自流。语文教学是心与心的对话,是文本、作者、学生、教师四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和心领神会。语文教学要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不同文章不同人物的精神风采,依托文本,倾听作者心灵的波动,感悟世界的奥秘,领略真善美的真谛,弃除假丑恶的蛊惑,弘扬社会正能量。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进而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源。语文教学千万不可舍本逐末,脱离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一味地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怪,突破了多元解读的底线;万万不可把《背影》拆开来当“背”和“影”来解释,更不能忘却“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的互文见义常识。   

读要走进文本,写要融入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只有把握住了语文教学“文”“道”合一的特点,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文字与思想道德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支解语言文字,不空讲大道理,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明白问题陌生化,浅显问题深奥化”,使语文教学回归基础,守住本真。

三、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还在“术”

若要语文教学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得在教学的“术”上下工夫。首先,语文教学要有解读文本及其作者的功底和能力,能知人论世,不曲解文本,不牵强附会。其次,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基础为教学的基石,不拔高,不降低,沿着基础切入新知、拓展延伸。必要时,语文教学还得学会穿越,来点蒙太奇,为学生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和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

语文教学的方法多样:讲授、提问、讨论、观察、练习、自读、甚至于电化教学、体验教学、欣赏教学、愉快教学、成功教学、探究教学等等的。诸多的教学方法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都是相对的。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要求,要选用不同的教法,采用不同的态度。教学方法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有机综合体,只有能让教与学结合得天衣无缝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法。一般来说,教学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在发掘其潜能、提高素质。教在于启发、示范、训练和辅导,学在于观察、效仿、运用和创造。“教”“学”并重,教学威力才能显现出来。

找准切入点,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根据学生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教法,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标准而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浅近易懂的章节,可以选用朗读与提问的教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速读速记和把握要点的能力。对于艰涩难懂的文章,可选用串讲法。教师逐字逐句逐段的讲解可以把重点零敲碎打,把难点化难为易。对于同类的文章,可以选用比较阅读法。可以把题材和体裁相同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找出它们取材和写法上的异同。如《宣州谢眺楼饯别别校书叔云》中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与《虞美人》中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为“愁”,李白抒发的是英雄失意之愤慨,李煜抒发的却是君主亡国之哀思。又如《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思》,一首是唐诗,一首是元曲,体式不同,但异中有同。同是写“秋”,都是借景抒情,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学会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探索事物的共性和规律,提高学生鉴别事物异同的能力,养成勤于捕捉事物特点的习惯。对于精彩的段落,可以选用讲解批注法。讲是为了帮助学生去理解并欣赏精彩的妙处,领略其精彩的意境和理趣。批注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恰到好处。讲解批注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选用教法贵在启发。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要根据主体的实际去开导引导。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是学生,外因是教师,外因能够促使内因发生变化。启动主体和发动内因才是教学的最有效之法。语文教法的多样化、科学化、现代化是必然趋势,教法单一只会遏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贵在启发学生思考、感悟。只有让学生真正通过大脑过滤,用心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才能深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诱导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而不压制学生,可以指点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不注入,不满堂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

追溯语文教学,“术”的源头在于“道”,“道”的源头在于“文”。语言文字是根,思想道德是干,教学技法是叶。若要培养栋梁,必须根深才能叶茂,干粗才能枝繁。文以载道,道靠文载。若要文道合一、融为一体,那就离不开语文之术,更离不开语文教学之术。爱语文只是一厢情愿,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夯实基础、悟道练术,才是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该文已刊登于《宁夏教育》 2015年1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