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部言语与思维

 择日南飞 2019-05-09

⑴.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外部现实的反映;语言则是实现思维、巩固和传达思维成果即思想的工具。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⑵.思维以抽象的形式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外部现实,而语言则是抽象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词。它是在对客观事物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词(言语),间接的概括的抽象思维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表明,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是凭借简化的内部言语进行的。甚至在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的过程中,也离不开相应的人工语言符号系统。人工语言在现代科学思维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思维得以实现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形式和表达思维的形式。思维成果凭借语言记录、固定下来,又通过语言而得以表达和传播,使它们代代相传、代代积累,并使思维能够在继承以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

1.言语的活动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

①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类。口头言语又分为独白言语和对话言语两类。

与外部言语的区分

②内部言语是不起交际作用的言语过程,是个人思考时的言语活动。内部言语不发出声音,但言语运动器官实际上仍在活动,它向大脑发送动觉刺激,执行着和出声说话时相同的信号功能。

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内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正常成人思考时,就好像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没有这种内部言语的支持,思维是很难进行的。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没有外部言语就不会有内部言语;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内部言语的参与,人们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外部言语的活动。其特点是:隐蔽性和简略性。


2.外部言语应当连贯和详尽,否则别人不易理解;内部言语则是向自己说的,可以简略和概括,甚至可以用一个熟悉的词或一个短词组(只有一个主语或一个谓语)代替一系列完整的句子。

3.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在说话过程中,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外化。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是从简略、概括的言语转向展开的,别人能够明了的言语的过程。儿童在言语修养不足时,转化可能产生困难,或词不达意,或他人不明所说,或所说非所想。故外化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外部言语也向内部言语转化──内化,这种转化在3岁左右儿童中即可见到。

4.言语的减缩性

内部言语不像外部言语那样需要说出来,所以它简缩而且不完整,一个词可以代表一句话,一句话可以代表一个意思,是思想的轮廓,只要保证思维沿着正常方向进行就行了。

5.速度快

因为内部言语不需要说出来,所以其速度就比较快。想一个问题很快,把想的表达出来,一句句地说,时间就要花得多。有时,自己觉得问题已经想明白了,但要说出来的时候又说不明白了。这就是说,在把内部言语转化成外部言语的时候发生了困难。究其原因,就是内部言语速度快,想得不细、不完整、不系统,想的时候可以漏掉一些细节,说的时候需要一层一层地把问题所涉及的方面说清楚,这就会暴露出问题想得不深、不透、或者思维不够严谨、不够深刻的问题。所以,要想使内部言语转化成外部言语时比较顺利,就需要培养思维的严谨和深刻的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