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才知道,这位65岁的患者老林有高血压病史6年了,但平时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所以一直拒绝吃药。 2天前的下午,老林午休起床后觉得头晕,右侧肢体比较无力,说话稍微有点不流利,量了一下血压165/98mmHg,以为是最近干活太累了,于是在家里让老伴给按摩了好多次,又去买了一些退火的凉茶喝,结果喝完症状没有丝毫缓解,无力反而加重了,家人这才赶忙送到医院。 我一惊,这明显就是脑中风的症状啊,只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 听我这么一说,家属也有点焦急了。嘱咐患者躺在检查床上,我简单做了一下神经系统的检查,右侧肢体肌力明显下降,巴氏征阳性。
摄影:陈占彪 看到我拿着棉签在患者的足底划来划去,他老伴很认真的也盯着足底,冷不丁的冒出一个问题:医生,怎么没有给他放出淤血来呀?
我愣了一下。 她女儿赶忙在一旁解释:朋友都说得了脑中风只要在足底用针扎把淤血放出来就没事了吗?我妈妈也知道这个方法,看你没有扎出淤血所以问一下。 哦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哭笑不得。医生拿棉签或者钝针划足底目的是检查病理征,是神经系统检查的一部分,和扎出淤血或放黑血没有任何关系。 网上和微信上面这种方法的确流传的很广,还专门有所谓的“养生专家”出了视频教大家,看似好心,其实却蒙骗了很多人。例如:“脑中风有救了,立即转给父母......”之类的文章网上比比皆是。
是东方不败的绣花针吗?↑↑↑
然而,抢救是需要争分夺秒的,心跳骤停了还不立刻心肺复苏?等扎完指头病人就彻底凉凉了吧。#清风计划##辟谣##真相来了#
所以,这就是谣言,如果真的你信了,关键时候就会贻误病情。 急诊CT很快做好了,在电脑上打开CT片一看,果然就是脑梗死,于是直接收入神经内科。
中风分两大类: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和出血性中风(脑溢血)。二者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头颅CT检查可以迅速的区分。最常见的是缺血性中风(脑血栓),约80%的中风属于这种类型。 对于脑中风来说,我们强调的是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少一分延误,多一份康复。
而如果是出血性脑中风,及早的药物治疗、控制颅内压,必要时手术治疗等措施同样是是十分关键的。 及早就医能够更好地控制中风的并发症和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脑中风常见的危险因素有:❶高血压 ❷血脂异常 ❸吸烟 ❹糖尿病 ❺久坐、缺乏运动 ❻超重或肥胖 老林65岁了,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平时不服药治疗,又长期吸烟,这些都是脑中风的高危因素。 发病后没有及时来医院就诊,在家延误了两天,到医院后没有把病情告诉分诊护士,而是自己预约了门诊号在外面等待,这些都导致了治疗时间的延迟。
|
|
来自: 张下载4ry1b71w > 《针刺和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