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讲稿6.3

 为什么73 2019-05-10


(摄影:老严)

先聊一下,我要是没有话筒的话,我这声音不够远,为什么?大家要是以后咱有机会聊天的话,这个人有五音,角徵宫商羽,不同的人的这个身高啊和不同型的人,他发音的。我们在主明的状态下,我们对刚才这个东西进行一个分析,这到底是哪坏了?第一个,我们在分析情况下换了这个,没有用,可能不是他坏了,把这个重启了也没有用,肯定不是他坏了。可能是那个玩意坏了。所以我们都是在主明的状态下做一些事情,然后不是胡乱猜测,也有可能是这坏了,这最后一次,这个这玩意不好用就是这坏了。

咱们开始聊,就是反正正好有这个时候有时间咱们就聊一下,你比如说有个人发音,比如说这个角徵宫商羽,他不是一个do re mi fa so,不是个音阶概念,知道吧?角徵宫商羽是个音色概念,说他像个啥?音色。大家知道音色吧?就是有的人说出话来像那个马一样,就是嗓子比较假,音色你感觉有人说话牛一样,有人说话像羊一样,有人说像鸡一样!

鸡牛羊猪一样,所以你看我这说话吧就沉不下去,我不管怎么努力的沉都沉不下去,因为我这个明显的是个金性偏金的,所以我要说话的发气方式永远在这发(喉咙),有人的发气方式就很丹田很好,所以我的发音应该算是一个上发商音多,所以这时候如果说我得病的话,一般都是皮肤不好,我天生的皮肤就偏弱一些,或者什么都是这样,因为我就这个体质,我们接着聊这个脉诊,这个最后还有几个注意点,用白虎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重要的是,不是最重要,一定要在临床中注意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一种白虎汤的假象,就这个病人也表现出口干舌燥的热象,脉象也是火象,但这个病人不是白虎汤。咋回事呢?我估计张仲景都没遇到过,让咱们这个时代赶上了。这病人吃激素了,知道吧?吃上激素之后,人的脉象变得非常洪大,呼哧呼哧,面色非常红润,整个脸红润,然后尺脉也空虚。脉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这个时候非常像白虎汤,白虎汤不能用,用上不管用。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我们要静下心来找到它没吃激素之前的病因。因为这是吃激素引起来的,如果病人依然在吃激素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治疗只是治疗它激素的副作用,知道吧?我们这时候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给他开白虎汤并不是在治病,而是在对抗激素的副作用。因为它吃了激素之后,它的副作用就是脉很躁动,所以这时候如果我们用这个白虎汤成功的对抗激素的副作用的话,那么这个激素就没有正作用,它就不能抑制免疫反应,就是这个病人的病就得不到控制。比如说我们说我们在临床很多见,比如说有的病人是这个强直性脊柱炎,或者是最多见如说像这个肾炎,吃激素很多见。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西方的思维当中会有一种抑制免疫反应的治疗方法,人的免疫反应难道需要抑制吗?我一直都不知道,我觉得人的免疫反应是再不管怎么过,你只要进行一个疏导就行了。就类似于哪里有压迫就哪里就有反抗,你不用抑制反抗你就把这个疏导开就可以了,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抑制到这个反抗,我就随便举个例子,我们就比如说肾炎的很多病人,如果在临床上看啊,肾炎病人往往尺脉没问题的,很多病人会有一个痰在右寸脉会有问题,会有个痰在那堵着,这时候病人有这个表现的时候,他不去攻这个痰,他用一堆激素药吃完之后,这个病人我们可以找得出结果,这个痰会来越多,这个病人会越来越虚发胖,然后这个病人呢病会越来越重,当然这时候这病人找我们来看,我们要还原出激素之前的脉象来,尽量让病人慢慢的,不要一下子减激素,一下子减激素病人会反弹的,会很难受的,你慢慢的减激素,然后把那个痰试着给攻下来,而且要照顾到整体,如果这个病人,这时候我们说真的是在临证中什么病都有,如果这个病人吃八项以上激素,中药很难使上劲,你不管吃多少大的剂量中药,因为中医的始终原理是扶正祛邪,中医药起效或者中医的起效的原理,比如说我们说针灸起效的原理是什么呢?一是有神气,有神在,对吧?就是有正气在,你要靠这个神,神要是不使的话,那么针灸是不管用的,同样道理我们开药,我们用药管用的原理是什么?是因为这个人有自我的恢复能力,有自我的免疫系统在起作用,它有非常好的,他想要往好上走,所以这时候呢哪怕说稍微吃点激素我们也能把它纠正过来,我们有这个能力,但如果这个病人就吃那么多量激素的话,我们中药真是很难使上劲。以我的经验你就不管这个药怼上多少,那个痰还是在那呆着,一点都下不来。他就不是量的事,因为你这个量好像就是,人家西医就是这么猛,怼上去之后就是无解。所以这时候就没办法。好像刚才讲课讲到这些的时候,有很多同学提出疑问,比如说有人说,唉这个我在摸脉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胳膊麻呀,或者感觉到后背怕冷啊,这是不是病气传到你体内呢?肯定不是,因为如果我们说如果一个人的指头越发敏感之后,指头越来越敏感的时候,你就会摸脉越来越敏感,甚至有时候你摸脉就能感觉到这个病人的这个,比如说如果这个一个病人,我们可能这个有点讲了有点玄,但是我们只对这个客观规律进行一个描述,如果你这个心很静,来了个病人呢心里头非常压抑,非常那种委屈,非常枯燥,就他整个人的心情是非常郁闷的。这个时候你摸到这个病人脉的时候,很多时候你会感觉到唉呦我怎么这么难受啊?或者有时候感觉别人这个就是一种微小震动一样,沿着胳膊往上传。这种你不用多想,这个可能就是一种莫名其妙地震动,或者一种频率的振动。这个东西你可以肯定这病人走了之后,你站起来试试,一站起来唉哟头晕了,头重脚轻,那说明你丢了气了,你被病气传染了,你站起来(跺脚)挺有劲,没问题,吃饭挺好,你没被病人传染,你很健康,这时候千万不要自我暗示说唉我是不是病气传染?包括很多人针灸也这样,有时候针灸针上病人之后,你会感觉到针得气之后,你会感到针柄特别凉!

针的柄特别凉,而且有时候这时候你一碰到针柄,甚至感觉这个病人这个针柄这个寒凉,它会沿着个指头往上传,不要以为这是病气,这不是任何病气,这只是一个震动,这就相当于一个音节的振动,你拿手一针,翁翁翁,的振动,引起你这样振动一样,当然我们人很结实就不会有这个感觉,如果我们很虚弱话,你一碰到这个震动它就会振得你全身都震动,就这么一种感觉,这只是一个感觉,你要用主明的状态下来分析这个感觉,不要猜测这个感觉,我主明我来分析,,我为什么出现这感觉?这感觉之后我的什么观点,那么它有没有可能是病气?你通过来回的分析,你就很容易明白,他不管是什么,这个东西,哪怕我们定义它叫病气,我们也可以肯定这东西对我没有任何损伤。如果他对我造成了损伤,或对各位每一个人对一个医生造成损伤,那只说明你太弱了,你这样蚊子叮一口就跌个跟头,说明你太弱了,蚊子不过叮一口嘛,无所谓的事,没有任何问题,这个事甚至还比蚊子叮一口的力量还要小一万倍,那它怎么可能会引起你的改变,所以说这个事一定要静下心来,一定要在主明的情况下来观察,主明的情况下这个人不是说这个人很倔或者什么,他就是要客观的,丁是丁,一个是一个,这俩是不能互换,他俩关联起来一定他有关联起来的原因,不能胡乱关联。

还有很多人说唉摸脉,如果摸脉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没有统一答案,就是你自己来想,这个脉象到底什么感觉?比如有人来问我,这个紧脉和弦急脉如何区分?你不用想,我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细节来区分,比如说紧脉在浮位上有一种比较宽的那种拘谨的象,支饮急弦的脉是有一种跟琴弦绷紧的感觉,这个其实就是。这种感觉都无所谓,就关键是你要形成这种感觉,这种告诉你答案是没有意义的,关键你要形成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什么呢?就是这一个脉管在受到邪气之后他的变化,你要形成一种直观的感觉,比如说一个脉管,充盈着气血,一个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他的感觉就是一表层变得很僵硬这种感觉,那么一个脉管他紧象的感觉就是表层很僵硬的感觉,很拘谨的感觉,比较宽的拘谨的感觉,这就是说明他受了寒了。所以你对这个紧则为寒,为什么紧则为寒?不是推理?不是这个哲学推理,不是猜测,也不是玄乎玄乎的东西,它就是真的,因为你一受寒就紧,脉一受寒脉也紧,就这种感觉,你只要掌握这种感觉,你就知道这脉就是紧,那么弦急是什么?就是有个痰饮堵着这脉,支饮弦急嘛都有个东西堵着脉,你想想你怎样走?前面都挡着你,当,走,撞一下,当,走,你走不过去,走着走着撞一下,那么这个脉会什么感觉?就是蹦蹦(跳),然后脉很细,一个琴弦一样,跟一个水管通满了水,通不过去,咚咚,嘣嘣,怼过去那种感觉,就是那种感觉。

然后那沉潜水蓄到底什么感觉?沉潜水蓄就有水在那呆着,这个脉就不会像我们刚才聊的。正常情况脉是这样搏动,是吧?这样上下搏动,如果沉潜水蓄的搏动,就会形成,假设这个是脉就会形成类似于这样的搏动,这样这样。这个鼓起来,我把它固定一下,就形成这样从这先鼓起来,这样,这样的搏动(波浪形的)。正常情况下我们说搏动是这样的搏动(上下搏动),对吧?如果形成那个水饮的脉是这样,就是这个地方先鼓起来,然后形成一个跟波浪一样,或者说我们画上去是这样的搏动。知道吧?就像波浪一样的搏动,就是这样这样这样这样的搏动过去,他是说明有里头有水,在沉位,而且这个病人比较沉潜,这个脉一定沉潜形成一个这样一个大波浪的线,从尺脉往寸脉上咕咚咕咚的滚过去,他就是个水饮,那么这个病人就说明体内有水饮,所以这一切的脉诊的感觉,包括脉诊的一切东西都是你感同身受的,这里头不掺杂任何的推理,所以我们学中医一定是形成我们中医的思维方式,就是取象比类,不是逻辑推理。

所以我们接着来聊太阳病脉症,这个白虎汤也聊完了。太阳病脉症呢,可能今天就没时间聊《外揣》了。咱们接着聊太阳病脉证。太阳病脉证还剩几条?大家不要着急,大家回去自己看,我只是谈出我对这些东西的认识。第一个,我们接着上次聊,太阳病脉症并治上,是不是聊到这?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于桂枝汤则愈,,上次聊完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刚才也聊完白虎汤了。咱们以后再聊这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几乎是很像的,我们就聊这个啊,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这个什么意思呢?我们如果静下心来我们看整个《伤寒论》,我们会发现张仲景用的针法并不等同于《灵枢经》的针法,或者说可能是源自于《灵枢经》的针法,但是它并不是一样。张仲景用针灸只是用了一个辅助,张仲景用针灸主要干什么呢?我们回到张仲景的思维,汤药什么特点?汤药特点是一个荡涤之性,所以我们说开出汤药来,汤者荡也,荡涤,所以我们说我们开出方剂来,最好的方剂是什么?是稍微有点荡涤之性,你这个气有点动性,能让这个脉动起来。比如说我们说白虎汤啊,荡不荡涤?很荡涤啊,白虎汤很荡,如果说你看白虎汤加上熟地、沙参、生地、天麻、枸杞,杜仲、玄参、知母,防风,这个荡不荡啊?也不荡了,他就成一锅黏糊粥了,!所以说汤就是荡,汤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使整个气机,你比如说桂枝汤什么特点?使整个气机都趋于表上去,慢慢地让这个气血动起来,这就是桂枝汤的病机特点,你吃上桂枝汤你会感觉整个气血都攻到表上微微发热,唉整个气机,桂枝芍药1:1熬成一锅汤之后,熬的浓糊一点儿熬成一锅粥,喝完之后,再喝上一碗热粥,整个这个人喝完之后,这个人药气就会作用在体表上,长时间的在体表运动,那么这样就会使体表该打开的汗毛孔打开。我们说桂枝汤是治疗营卫不和,营卫不和什么特点?就是一部分汗毛孔关闭一部分汗毛孔打开,我们这时候开桂枝汤之后,就会使打开 汗毛孔稍微收一收,关闭的汗毛孔通一通,这样叫营卫变得和谐起来,如果脉浮紧就不能用,脉浮紧整个脉都是闭死的不能用,对吧?所以这时候脉浮虚也不能用,我们未来下条还会再讲脉不浮虚也不能用,所以整个桂枝汤是治疗脉稍微有点劲,整个人的皮肤是一部分紧,一部分松,汗毛孔是一部分关着一部分开着,所以这时候呢桂枝汤就特别管用。

那么这个时候针灸的特点是什么呢?针灸的特点就是,在张仲景认为针灸的特点就是,如果某一个点特别不通的话,针灸特别能通这个点。比如说我们说张仲景在很多的条文当中写,刺期门,你看就说明这个气在这郁着,刺下期门,把这个气泻下来,再与个什么方,所以这个气在这郁着,我先拿针灸把这一点郁得最重的气泻掉,我再给他一个什么方就好了,就是这样,所以张仲景要刺章门,刺期门,都是把郁在这个地方的气先把它泻掉,然后再给他一个汤剂。

所以说如果说我们正常情况,如果这个病人虽然皮肤有部分汗毛孔是开着,但是这个有些地方汗毛孔关得比较紧,这时候我们一喝上桂枝汤之后,他就会反烦,烦躁不解,他就想解解不开,一直没有这能力,这地方就要堵着不通,咋整呢?张仲景就给他一个方案,先捅一下,把那个针把最不通的点通开,风池风府一刺,风池风府就通开了,所以把这个风池风府一解,大家如果会扎风池风府的话,正常情况下,如果病人真的有表不解的话,扎完风池风府用泻法,咱就不要太长的针啊,就一寸针,一般进个八分就行,我一般都习惯啊,有时候进个一寸也行,一寸针哪也没事,刺这两个穴位一定是安全第一,别刺坏。这个一般刺到一寸到8分,往往鼻尖方向刺,或者往往对侧点方向刺都可以。别刺太深,刺上之后一泻,只要正常情况一泻完之后,你拔针,病人的整个汗毛孔就会微微出点汗,如果病人有水的话,病人就会微微出点汗,而且整个汗毛孔都会松开一些。然后这时候再与桂枝汤则愈,我们说这风池风府刺上,可以说是解表非常好用的两个穴位。而且我们在说,一聊到风池风府,我就想到一个事,很多人啊我们还是这样,我们今天所批评的所有事都是在探讨。

一不是对任何一个人进行一个批判,因为整个中医要想活起来,就得大家不停的探讨,对我说出的东西要探讨。对我今天要提出批评的东西,或者提出我反对一件东西也要进行探讨,比如有人讲这个风池风府就讲得非常玄,其实我们说有很多人学啥叫风池?啥叫风府?池就是,古代城墙门口必然有一圈池子,来做一个防护,因为古代这一圈池主要是为了防匈奴人,匈奴人擅长骑马,骑马的话,他们只要没有桥,到了河那,马就过不去了,然后这时候城上就可以用射箭来射他们,就可以缓冲很大一块地方。所以风池呢,池子最多就是个防护作用,就是人体的表层的一层防护,府呢就是官府。所以这两个穴位的定名就应该是一个取象比类的思维,但不要想太多,说为啥这个叫风池风府?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含义?我们静下心来看,他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含义,就是取了一个一身之表的顾护作用的一个非常取象比类的这种思维方式,他就觉得这两个穴位就像一个池就像一个府一样。

所以有很多人说,比如说足三里为啥叫三里?足三里。如果我们知道整个人体的穴位很多情况下都是取象比类,比如说太溪、太渊、曲池。对吧?这是曲胳膊的地方有个池子,我们叫曲池。这就是取象比类啊,悬钟,任何一个,整个穴位的定名,大部分都是以取象比类的方式来定的名字,二间三间合谷,你看都是这样取的。极个别的也会出现一些对这个功效的,比如商,商取音,角徵宫商羽的商,但大部分我们都可以说,古代这个穴位的定名都是以此原则的,而不会出现我们说足三里的定名原理是因为天三生木。。这个大家听过这种说法吧?大家都知道这个是谁说的吧?要不知道就说明他不是忠实的中医爱好者,这个说法很火,就啥叫足三里?足三里就有种说法说足三里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所以足三里就像那种胃经的一种募穴,胃经的募穴。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阳井金阴井木,阳井是金的话,足三里它不是墓穴,对吧?所以说这个解法,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我们保持主明的话,就知道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这个足三里或者手三里都是个很简单的取象比类,离这个地方三里远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不叫二里?二里不好听啊!古代尽有三里啊,古代什么333这个三好听的,或者369,它比较好听啊,即使是两寸他也叫三里,对吧?因为他就这么个事,他就这个好听,比如说来几个人?两三个人,一数四个人,四个人叫不叫两三个人?就两三个人。两三个人包括四个人。对吧?对。包括五个人都叫两三个人,今天来几个人?两三个人。所以说足三里就是个约数,就是个很简单的,足三里就足下三寸,离三里那么地方,就是离那个足三里,离这个手三里,就那么点,不要多想,整个中医不要搞太玄,你要一旦搞玄之后就容易,我们说就处于神昏的这样状态。

神一旦昏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就不行了。所以这就是很简单,这个条文就这么个事,如果说病人,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再给他桂枝汤,再温温喝点粥,病人就会好起来,第一次没解开。第二付再喝的时候给他扎一下,我们在临床中很少会见到反烦不解,有时候的反烦不解烦,我们可能会提前预测到,我们会在里头,我们说有时候甚至可以就不开桂枝汤了,开点什么银翘散啊,开点别的药把这个邪气透出来,当然这是辩证啊,这是我个人理解的辩证。

我们再聊这一条,这个白虎加参汤等会聊,你看这条,桂枝二越婢一汤,刚才聊的是桂枝汤。桂枝汤是一部分汗毛孔关着一部分汗毛孔开着,是营卫不和。如果说全部汗毛孔都开着,这时候就不能开桂枝汤,你看。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啥叫无阳?不用多讲。很简单,张仲景给我们还明确解释,在《辩脉法》第一条,大家翻到第一章,第四页最低上这个,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这个应该是阴气衰也,因为这不是阳气衰和阳气微都是一个定义的,后边写一云阴气,这应该是阴气,就是啥叫这个病?你看这病人说,此无阳也,啥叫无阳?

就是脉瞥瞥如羹上肥就叫无阳。啥叫脉瞥瞥如羹上肥?大家感觉一下脉瞥瞥这种感觉。就是一层皮,撇撇没有很深东西,或有人说瞥这种感觉就像你把手放到眼珠上,转眼珠,脉瞥你一眼瞥你一眼,转下眼珠,就这么一点脉,如羹上肥,大家知道羹上肥吧?就是只有这么一层脉,里头是空虚的。也就说我们来了这么一个病人脉,非常像桂枝汤,脉浮,但是里头非常空虚,我们管这种脉可以定可以叫芤脉,可以叫阳气微的脉,不管什么,也不能说叫芤脉,很多人理解芤脉还地下有层脉,因为很多人对这个理解总是,脉的基本定义总是人和人都不一样,我们就不再假设一种新的定义,我们就来仔细体会这阳气微的脉,就什么脉?这是个脉管,只有顶上一层有力,往底下一按,一点劲都没有,寸关尺三个脉都一点劲都没有,甚至说连缓都称不上,我们说整个桂枝汤,桂枝汤的脉是什么?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就是他这种还是关尺脉弱归弱,还有点力量,所以说它整个汗毛孔是一部分还有点关的感觉。这个脉就是整个气就在一层,很虚的一层的脉,很虚的一层,而且浮在顶上,浮在这上面,脉很浮。很空,浮、空、很无力,阳气微,这时候怎么办?而且还有表症或者脉兼点促,或者某部脉浮一些。寸关尺。很多时候会在这部脉浮起来,关寸脉浮一些,有表症。咱们聊过这个浮的脉,浮脉,或者关脉浮一点,我们说这时候该咋开?这时候开啥方子?桂枝汤不行,桂枝汤一发汗它更虚了,他脉很虚弱,这时候此无阳,一发汗脉的更虚,但是还有表证,还有这种象,该咋整?我们就是回到张仲景的思维,很正常的思维,很真实的感觉,这时候该怎么办?一方面还要把这个气血让他把这表给解开,处于肌表,同时不能让气血出来汗,就是让那个气血在表上,但是不出来汗,这个气血就慢慢的养起来了,对吧?就是把内里的气血提到表上去,但是千万不要让它泻掉,让他慢慢的养起来,慢慢的,这怎么办呢?就是一方面用桂枝汤。这时候我们要想知道桂枝二越婢一汤,我们就要知道越婢汤的作用。麻黄、石膏、炙甘草,加姜枣,正常情况下石膏量要大于麻黄,甚至要稍微大点,多大的?反正我一般习惯是,多少都行,反正比他大一点,我一般有时候是1:2或者是麻黄1石膏2,或者是11.5,麻黄1石膏1.5,如果1:1.5的话,就麻黄六克,石膏9克,1:2的话就是麻黄6克石膏12克,这个根据脉象虚的程度,脉越虚的时候石膏多用点。所以我一直不觉得石膏是个泻肺的药,石膏老补肺了,所以这个时候这个脉什么特点?就是整个,再加上姜和枣,生姜大枣,生姜一片,大枣一枚,一片多大?就跟一元硬币那么大,有时候小一点跟5毛钱硬币那么大,体质弱点就用五毛钱硬币那么大的一片姜,体质实一点就一块钱硬币那么大的一片姜,姜不要削皮,放里头。

那么整个药他熬的什么感觉呢?你看,麻黄是苦温的药。石膏是苦寒的药,如果麻黄配石膏合到一起之后,就会形成一个什么感觉呢?苦。你看。在表层,麻黄是个树枝,地上部分,它作用于比较浮的表层,麻黄也比较浮,麻黄泡药的时候往往一开始扔到水里他不沉的,他浮到顶上,然后过一段时间才能沉下去,他中空嘛,所以麻黄比较浮,然后石膏啊,这两个合到一起之后,使这个,你看,苦温的药往内里,石膏辛凉,就是整个越婢汤。整个麻黄配石膏就给,我们前提一定是麻黄量小石膏,量大石膏是大青龙那个就不一样,他还是发汗的。如果说使用很大,那么整个药气就形成这样的感觉,就是整个气血在表上清透,往内里苦温,就像把表上呼一层腻子一样,就是把表给寒凉住,冰住,你看整个麻黄把这个药气引到表上,在表上苦温,然后再凉,就是只在表上做一个苦、凉的作用,就是只在表上做一个往里往下一个劲,而且并不很入里,这个药没有太多的根茎类的药,没有往里引的药,没有苦往里引的药,就是在表上,就说我们相当于就是这样,就是在表层上一层冰敷一样,在表层上用一层冰块在表层,他就这样把所有汗毛孔都闭住,所以这个方有什么特点?就这么个特点,就是让表气闭上。

所以这个方子越婢汤只能用于内里虚。只要内里一实。这个方一闭这个表,内里的火气郁着的受不了了,就一定会发出来会很厉害,所以这个越婢汤真正的治疗的并不是一个什么实证,很多人用中药学来分析:麻黄、石膏治疗肺热,或者宣肺化痰,完全不对,你正儿八经的来体会这个药,把这几个药熬起来之后,越婢汤是治疗一个虚症的,我们看张仲景的所有的越婢汤都是治疗虚症的,所以很多人把这个越婢汤的真正名字还原回来,他有可能叫起脾汤。越和起。婢和脾,你看这两个字是不是有点相似?因为这个月肉旁和女字旁很像。这个起和这个越很像。所以很多人说越婢汤实际上就是起脾汤。它什么呢?它是使这个表层闭上之后,内里的气就慢慢的养起来了,人脾胃就越来越好了,所以当人脾胃非常虚弱,整个汗毛孔很浮虚的时候,越婢汤就是个非常好的方子,使这个表气闭上。还是这样,一定前提是你一定要知道表上闭起来之后,咱们中医讲一句话叫: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对吧?叫阴平阳秘。如果阴不平的话,阳是秘不住的,明白什么意思吧?如果阴不平,这个人很烦躁,内里火气很大,你是闭不住表的,你一闭表只会让他更烦躁,这个表就会结得更厉害。所以这时候脉象一定要稍微安静一些,不能有阴不平的状态。

所以当这个阴很平、内里很空虚的时候,这个越婢汤就是个非常好的阳秘,秘就是什么?就是让他变得非常致密,让他这个汗毛孔闭上。所以这时候就要阴平阳秘,才能精神乃治,所以越婢汤就能使这个病人阴平阳秘,所以它就会使脾起来。因为脾胃很虚弱,整个脉很弱,弱不禁风,一说话气都空了,你说怎么办?你用人参之类补。很慢。最好方法怎么办?就像我们说这时候最好方法是什么?开源节流。把流给截住,别让他消耗了,不要气往外消耗了。把气全都秘上。这时候你不用补他,只要气秘上了,他内里自然就能补起来,所以这个方子是非常好用的,只要这个脉浮虚稍微涩一点,不要很流利,有点水饮可以加点白术,有点痰湿,然后这时候一用上之后,病人治疗长久的脾虚非常管用。特别管用,如果说这个脉稍沉一点的时候,我选用四君子汤或者什么。如果买很浮的话,这个方子特别管用,我们未来可能还会在聊这四君子汤,我们今天就聊越婢汤,所以那么整个这个越婢汤是有这个作用,他能够起脾他能把脾起来。别小看这两个药。不过我们还要多唠叨几句,开这个越婢汤的时候,因为这时候麻黄我们一般都用6克,很多人因为这个心脏病不好的病人这时候不能用,实际上完全不对,只要符合这个证麻黄不上心脏,也不引起任何问题,就这么个很好用的。

一般我正常情况下我要开就,麻黄6克、石膏12克,如果再虚点的话,可以麻黄7克石膏用到15克或者1618克都行。炙甘草用了几克,然后炙甘草用4克到6克,4克到5克,生姜一片,大枣一枚,熬20分钟,饭后半小时喝,喝完就很好。所以这是一个越婢汤。

那么桂枝二越婢一汤什么作用呢?一定就这么简单,让把表秘起来,并且让气血都走到表上去,用桂枝汤让那个气都走到表上去,这时候就能什么?既解表又不伤正。既使这个表气解开,使这个表证解开,又不很伤正,又不使这个汗出来。所以这时候怎么办?就是用桂枝汤可以发汗,再加上这个月越婢汤把它又秘上,气到了表上没发出汗来,那么整个结果就是什么?所有的汗毛孔本来处于那种只有几个汗毛孔可能是,比如说一百个汗毛孔当中有这么五六个汗毛孔是关着的,其他汗毛孔全是开着的,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有表证,这是我们不能硬秘上他。硬秘上有个表邪去不好,不好,这时候怎么办?我们就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来让这个表秘上,而且这个气血流通开。所以这个时候脉象什么特点?脉浮虚。有一部脉,我给大家讲过脉浮吧?大家一定要摸到,浮脉是必须得摸到的,浮脉是有表证的象,浮脉是什么脉?就是我怎么记得讲过,讲过没有?没有吗?

那就下节课讲啊,就是有一部脉她会比别的脉高一大块,但这部脉没劲,这部脉没有力量。就这样的感觉。这个脉就叫浮,比如这个寸关尺。我真没讲过吗?我怎么讲到这儿,还没讲到浮脉?就是有一部脉浮有表证,有表证没解,我们下节课一定记得,一定要学会观察表证的脉,表证的脉就是什么呢?就是寸关尺当中有一部脉或者三部脉都出现了浮,就这个浮是什么意思?就是并不是说整个脉浮,而是有一部脉他明显高于其他脉,而且是一种往下按没劲还空虚的象,往往这时候如果说我们如果极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脉促,就是脉登登要往上解,就促象,所以这时候叫脉浮,大家看到一个病人表证就能摸到,就是寸关尺。我挺确定我讲过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下,就是整个脉象很虚,但是有一部脉浮起来。浮。所以这时候我们说,张仲景很重视浮脉,就是否有一部脉浮起来,有一部脉鼓着,或者是寸脉或者关脉或者尺脉都有可能。一般情况下关脉和寸脉为多,这个脉鼓起来一块。寸关还是这样平平的脉,当然整个脉气比较浮。这时候就是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个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汤的方法和桂枝汤将息一样,这种病人治疗什么?就是感冒后期留下一个小尾巴,去不掉,而且这时候病人脾胃比较弱,不愿吃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种小孩,就是这个病人来了之后,阳病,这小孩怎么会难受?唉呀孩子感冒发烧之后,打完吊瓶,吃清开灵,吃完清开灵,吃双黄连,吃完双黄连,就一顿折腾,整个脉就折腾得很虚,脉虚的很要命的时候,你会发现病人还咳嗽流鼻涕,还有一些表征症状,这时候你一摸这脉!

整个脉很虚,只有一部脉浮,脉很虚弱,脉很微弱,整个脉也浮,但是有一部脉比整个脉,我们画一下脉形就是这样。脉是这样的,或者是这部脉浮。这样,寸关尺,这个浮而且是浮虚,这是有表症。然后或者是在关脉上也行,在整个脉都是比较浮而空虚的,这时候脉就很空虚,而且这种家长往往会说,唉呀我们这孩子感冒啊,一个月感冒两回,或者或者一个月感冒三回,固定的,为什么呢?你看,感冒留下个根,鼻炎咳嗽。没好。没好之后呢,也算好也算没好,过了个十天八天之后,咳嗽越来越重越来越重越来越重越来越重,就重起来了,怎么治也治不好,所以再给他吃点清热泻火药,它脉就轻了,病有好一大半。病好一半之后还剩一点小尾巴,病又剩个小尾巴,这小尾巴就是好不了,怎么着也好不了,过一段时间过个半个月他又起来,又发烧咳嗽,就说明什么呢?整个正气非常虚,这个病人始终有个表不解,你又不给他个时间来解这个表,你老给人清热,老给人清热,你清热完之后病人唉呀正气很弱正气很弱,那表还没解,正气一弱之后病人不解表了,鼻炎症状,卡他症状就会减弱,然后过一段时间之后呢病人正气一足了,他就要去来解这个表,然后就会出现病情加重,病情加重之后,病人家长一看唉呀这病就重了,咋整啊?再给她开双黄连,这个清热解毒的,这个双黄连清开灵之类,开完之后,这人正气又变得很弱,又没劲解表了,所以这病人就会出现周而复始的感冒,周而复始的感冒,往往很多周而复始的感冒就是他始终有一个表邪没解开,当然这是有很多,也有很多病人是因为有个食积一直没化开,有很多病人是因为有个痰没化开,反正这种反反复复的感冒,往往就是一个小因素始终没化开,而它的每一次的治疗方案都是错误的,都不是来化这个表邪,都是用一堆直折的药把它给伤了他!

使这个病人,就是咱说,她的治疗方案不是消灭战争,而是转移战场!只是这个病人有表症转到里证,本来有发烧转变为不发烧,使这种症状变化,而这个病邪一直没有去掉,所以这时候呢,如果这个时候这病邪就是因为一个表症反反复复不解的话,我们这时候就可以给他开桂枝二越婢一汤,当然了我们说这种病人不光是有因素,还有的病人呢是因为家庭因素,比如说父母把自己的焦虑嫁给了孩子,还有可能是因为这个病人的生活习惯的问题,比如你一摸唉病人有个痰一直解不开,一摸身上有点痰,怎么化化不开,化完又有,化完又有,这说明什么?这个病人可能有个生活习惯不改变,它可能每天早上家人觉得不行啊,不给他吃两包牛奶就算对不起孩子,两大包牛奶,我喝完之后我都得昏沉一大天,是吧?他给病人喝,然后给孩子喝,喝完之后病人就总是很不好,所以这种时候叫病人要改变生活习惯,凡是久治不愈的病一定有原因。要问病人到底啥原因?这时候找这个原因之后,咱们就把这个解开。咱们今天还有很多东西没讲,《灵枢》《外揣》就不讲了,咱下回再讲《灵枢》《外揣》。所以这个就这些事,静下心来,今天就到这,桂枝二越婢一汤,就这些内容啊,咱们下周再聊。不要着急啊。

(特别感谢  黎木养 编辑整理)

欢迎转载,敬请标明出处及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