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外压

 Albertls27zycx 2019-05-10

胃外压是常见的内镜下表现,有时误以为是壁内肿瘤,从而造成误诊误治。胃外压可以通过改变病人的位置以确定肿块的位置和外观是否改变,可以在内镜检查时区分病变是壁内还是由外部压迫引起的。此外,通过改变气体量有助于确定病变是由于外压还是壁内压迫引起。胃腔外压迫最常见的来源是脾脏和脾血管。腔外压迫的其他来源包括正常的腹部结构,如肝左叶,胆囊,结肠和胰腺。此外,如肿瘤,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肾囊肿,淋巴结肿大等病变,在内镜下可表现为SMT样病变。

图1 胃外源性压迫(空气)

(a,b)胃体上部大弯可见黏膜膜下隆起,充气后,上皮下病变消失。

图2 胃外部压迫(位置)

(a,b)胃窦SMT样病变,病变因位置改变而消失。

图3 胃外部压迫(胆囊)

(a)内镜检查发现,胃体下小弯处有SMT样病变。(b)EUS提示是胆囊增大

图4 胃外压病变(脾脏囊肿)

(a)胃体发现一巨大球形隆起病灶。(b)腹部CT显示异常的黏膜下肿块是由脾脏囊肿压迫所致。

图5 胃外压(肝转移)

(a)胃体上部前壁发现上皮下肿瘤样病变。(b) EUS显示肝转移引起的外部压迫

(参考文献略,本公众号纯属个人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你有好的病例和交流请长按以下图标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