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一直下, 葡萄白腐病果农一定要早防, 否则后患无穷!

 发达qpcxaonabn 2019-05-10

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是葡萄上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果穗,受害的果粒往往不能正常转色,后期则干缩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由于白腐病的发生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相关度极高,而今年南方各地雨水频繁,预计该病恐呈发生早、持期长、高峰多等危害特点,各位果农一定要多加小心!

白腐病对葡萄的危害

白腐病主要发生在葡萄果穗上,且危害最重,我们先从这部分说起。

葡萄在幼果期时,白腐病发病较轻,到了成熟期后,症状比较明显。

初期,果粒的基部(与果梗连接处)会出现灰褐色软腐,果梗则逐渐枯萎皱缩。

随着病情发展病穗几乎全部腐烂,稍稍抖动软腐的果粒便会脱落,有时还可看到部分上浆前发病的病果呈失水干缩状,经久不落。

除去果穗外,白腐病也可侵染叶片、新梢、枝蔓等部位。

叶片受害多在叶缘、叶尖或破裂处,由外向内蔓延,发病初期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水渍状病斑。

发病中后期,病斑会逐渐扩大形成同心轮纹的褐色大斑,病斑易干枯破裂。

梢枝受害时,病部干枯,并与木质部分离、开裂,枝蔓上部叶片黄化或变红,直至枯死。

白腐病的发生特点

①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白腐盾壳霉,生存能力极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自然条件下比较干燥时仍能生活10个月之久。

②白腐病菌主要通过伤口、密腺侵入,一切造成伤口的因素如暴风雨、冰雹、裂果、生长伤等均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③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该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

④当发生初侵染后,病部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 可通过雨滴溅散或昆虫媒介传播,在整个生长季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⑤肥水供应不足、管理粗放、地势低洼、结果部位低的园子白腐病发生较重。

白腐病的综合防控

农业防治:做好冬春的清园工作,对于上年发病重的园子,一定要做好土壤处理,如撒施或喷淋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勤防病虫,尽量减少伤口,摘心抹芽时应避开雨水、大雾天;提升树势,增施有机肥,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等,合理负载、雨季排水降湿等,创造出利于植株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

药剂防治:套袋前喷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盖世美积极预防;摘袋后喷施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抑霉唑,以增强防效;由于转色期为主要发病期,建议每隔10~15天,尤其是遇到降雨后,喷一次杀菌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丙环唑+代森锰锌;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福美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