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虚词“于”“而”“也”

 老刘tdrhg 2019-05-10

文言虚词,往往意思比较实,而用法则显得虚。有些文言虚词,明确了它在句中的意思,就很容易判断出用法。以“于”“乎”“以”为代表的介词,以“之”“其”“何”为代表的代词,这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先实后虚、以实促虚的方法,即通过把握意思来帮助判断用法。

以“于”为例,有“在”“从”“到”“对,向”“比”“由于”等意思,每一个意思对应着一种用法,意思不同,用法也就各异。譬如,在“服之轻重便于身”和“青,取之于蓝”两句(2016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B项)中,都有一个“于”字,意思分别是“对于”和“从”,明确了这一点,就确定了二者在用法上的差别:前者引出动作的对象,后者引出形容词的比较对象。

不过,也有一些虚词,无法译出它们的意思,譬如结构助词“之”,在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充当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时,在现代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的意思。既然结构助词“之”总是出现在“A之B”结构中,只要明确了A与B的关系,就能确定“之”的用法,这也是先实后虚、以实促虚的一种表现,只不过这里指的是,根据虚词前后的实(实词甚至整句)来分析虚词的用法。

以“而”“以”“则”为代表的连词,以“也”“哉”“乎”“矣”为代表的语气助词,有的很难译出,有的不能仅凭它们自身来确定它们的意思和用法,还必须联系前后成分甚至整个句子,这也叫“先实后虚,以实促虚”。

“而”作为连词,总是出现在“A而B”或“a,而b”的结构中,只要明确了A与B、a与b的关系,也就明确了“而”在其中的功能。譬如,在“关市讥而不征”和“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两句(2016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D项)中,“而”的前后都是转折关系,于是我们可以判断这两个“而”用法相同,都表示转折。

“也”充当句末语气助词时,可以辅助表达陈述、判断、祈使、感叹、疑问等语气,只要我们把握了整个句子的语气,也就把握了“也”在句中的用法。譬如,在“晋太傅安九世孙也”和“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两句(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A项)中,“也”都是句末语气助词,前一个句子是判断句,后一个句子是陈述句,由此我们判断这两个“也”分别表判断和陈述。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