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尔·盖茨、李嘉诚热捧,“人造肉”要大规模上市了吗?

 书摘知识 2019-05-10

这两天,对于广大的股民来说,如果买到了“人造肉”概念股肯定开心得合不拢嘴。

那么什么是“人造肉”呢?

其实,阿拉不少上海人早就尝过鲜了。

比尔盖茨、李嘉诚都爱

之所以A股中的“人造肉”概念股能够逆势而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美国股市中大涨。

Beyond Meat5月7日最终收涨5.86%。

Beyond Meat于5月2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开盘价46美元,较发行价25美元溢价84%。IPO当日,该公司股价收涨163%,至65.75美元,创金融危机以来最佳IPO首日表现。


Beyond Meat的首席执行官、中心伊桑·布朗与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庆祝公司于2019年5月2日在纽约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

Beyond Meat的个人投资者大佬云集,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以及麦当劳前任CEO Don Thompson等。最近,可口可乐CFO Kathy Waller和Twitter的CFO Ned Segal也加入了其董事会。

事实上,除了比尔·盖茨,香港富豪李嘉诚对人造肉也非常偏爱。早在2014年,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就为美国人造肉公司现代牧场(Modern Meadow Inc.)完成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根据公开资料,“现代牧场”公司专注于从动物组织细胞培养毛皮材料的研发,并且同时在从事3D打印鱼肉、鸡肉、猪肉等食用肉食的研究。

依照现有的研究成果,他们使用3D生物打印技术将逐个细胞打印融合成可培养的组织,并在培养皿中培养几个星期,一块完整新鲜的肉块就成熟了。“现代牧场”将这一项目进行商业开发,主要是考虑到人们对动物皮毛和肉类的大量消耗,并且由此带来的虐杀动物、物种灭绝的问题。而生物培养和3D打印技术生产毛皮和肉类,则是无污染、无伤害的方法,现代牧场认为这样更加环保、文明。

人造肉的“两大阵营”

什么是人造肉呢?据报道,“人造肉”是一种肉类替代品,主要有大豆蛋白以及动物干细胞培育两类,而且主要是前者。同我们在素斋宴上做的素鸡、素鸭、素猪肉等差不多,转了一大圈,其实还是中国人发明的,只不过我们没有制造一个概念而已。

早在宋代,陶谷在《清异记》就记载了用豆腐作为素肉的饮食文化。我们常吃的传统豆制食品素鸡,就是以素仿荤,口感与味道像极了原肉。像目前汉堡王推出的人造肉汉堡,用的是“素牛肉”,制作思路与素鸡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制作方法更高级。

“素牛肉”则是把豌豆蛋白和椰子油组合在一起,制成素肉饼。为了在口感上模仿得更像,素肉饼还添加了一些改性的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

如果说,“素肉”是用植物蛋白质“拼”出来的,那么,“培育肉”则是用动物细胞“种”出来。

以培育人造牛肉为例,分为四步

第一步:对牛进行活检,获取活的肌肉组织;

第二步:从肌肉组织中分离出干细胞;

第三步:把干细胞放入生物反应器,增殖生产出肌肉纤维;

第四步:在肌肉纤维中加入脂肪细胞和其他细胞,制成肉饼。

“人造肉”好吃是道坎

“培育肉”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价格也高得吓人。因此,当前人造肉主要是“素肉”。但是无论是“培育肉”,还是“素肉”,要想好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照西方人做法,人造肉大多要油煎或烧烤才好吃,而一旦作这样的加工,热量就与普通肉类差不多,甚至还有可能更高,因而需要更长时间的烹饪,因而从健康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优势。

其次,如果是从东方人的来看,“人造肉”要做成好吃的,更需要有不错的烹饪功底。功德林行政总厨、国家级烹饪大师张洪山表示,现在“人造肉”要做得好,必须要经过煎、炒、烹、炸的工艺,才能达到造型逼真、口味多样,像功德林的“炒虾仁”“咕唠肉”“烩明虾”“糖醋黄鱼”等都是传承了几十年的看家菜,这实际上也是为什么现在“人造肉”在一般家庭很难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今天的“人造肉”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其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人造肉不是为了让肉更多,而是为了让肉更好。

新民眼工作室 方翔

编辑 | 顾莹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