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做个基因检测后,就能知道该用什么药?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5-10
基因?感觉很高科技啊,怎么和药效有关系?

医生建议做药物基因检测时,大家脑海里常常就会冒出这样的疑问。

确实,以往的求医经验告诉我们,医生开什么药,我们就用什么药,没有“基因检测”这个环节

但是,目前中国的“个体化用药”已逐渐普及。针对一个病情,有这么多的药可以选择,到底用哪种药最好,可不再是仅仅凭着医生的经验开药了,而是要从分子水平做判断,也就是从每个人不一样的药物代谢情况、药物毒副作用、药物有效性来综合选择药物。

而“基因检测”就是这样一个手段,能帮助医生快速找到合适患者的药

基因检测,检测的就是人体的基因,这个基因指导着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控制了我们每个人吃药后,药物的吸收、转运、代谢、受体结合等过程。

每个人的基因不一样,药物在每个人身体中的情况也就不相同。所以,你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降血压药,老王吃了好使,老李吃了就头晕;同样的退烧药,小涵用了精神百倍,小昊用了便血。

来看看国外基因检测指导用药的情况。

2016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统计,FDA批准了72个靶向药物,而靶向药物能否发挥疗效,或患者用了某靶向药后是否产生耐受,能否继续用药,都必须基因检测来鉴定,若盲目使用靶向药物,不经过基因检测确定用药方案,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PharmGKB 数据库中已经收载药物说明书199种,均标明了与疗效或不良反应有关的靶点基因或代谢酶基因

2018年统计,共有255 种药物被各国政府批准为个体化药物。其中美国225个,欧盟88个,日本52个,加拿大104个。

中国,药物基因检测的开展也越来越广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等早就有了药物基因检测项目。近两年,全国各地医院的药物基因检测项目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露面。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及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基因组测序数据的普及,基因数据库的增加,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已经成为中国医院药学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因数目千千万,而药物基因检测,是挑选和药物发挥作用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比如以下的几个“明星基因”:

CYP2C19基因

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有关的药物主要有奥美拉唑、西酞普兰、丙戊酸、地西泮、伏立康唑和氯吡格雷等

比如氯吡格雷需经过代谢才能转化为有抗血小板活性的物质,CYP2C19是代谢转化氯吡格雷为活性物质的重要代谢酶,但是携带 CYP2C19 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患者,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的血浆药物浓度更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

HLA-B基因

像抗癫痫的卡马西平、治疗痛风的别嘌醇,都肯定需要关注HLA-B基因。

携带HLA-B*1502等位基因的患者在接收抗癫痫药物治疗时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史蒂芬斯–强森综合症)的风险显著增高。美国 FDA已将该药物基因组学信息列入卡马西平的药品说明书。

HLA-B*5801等位基因筛查结果作为中国人群接受别嘌醇治疗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预测因素。

SLCO1B1基因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广泛用于控制血脂的一类药物,该类药物最重要的不良反应为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病,表现为肌痛、肌无力等,严重的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有致命危险。

这和SLCO1B1基因相关,SLCO1B1基因T521C突变位于编码区,导致编码蛋白174缬氨酸变为丙氨酸,蛋白活性降低,使血浆中他汀类药物浓度显著升高

中国人群中C的突变频率为0.15左右(NCBI数据)。美国就SLCO1B1基因多态性在预测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病中的作用做了指南性的解读,给出了SLCO1B1 基因突变检测在预测辛伐他汀不良反应时的临床个体化给药建议。

VKORC1基因

VKORC1基因和华法林有着很大的关系。

华法林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然而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出血危险,过小则导致治疗失败。

VKORC1基因负责编码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的重要亚基,该基因启动子区的突变导致 VKORC1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影响了华法林的敏感性,不幸的是,该突变在中国人群中的突变比率为94.2%左右(NCBI 数据),因此中国人的临床使用剂量较西方人偏低。

MTHFR基因

MTHFR基因影响叶酸代谢与甲硫氨酸代谢。MTHFR酶的活性与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胎儿畸形(如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症、先天心脏病、唇腭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有关,同时与肿瘤科化疗药物叶酸个体化解救也有关。

总计37381例研究对象的分析显示:MTHFR 基因突变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的风险显著高于 MTHFR 未突变者。677TT 等位基因型母亲比 677CC 基因型母亲生育Down 综合征儿的风险升高 2.6 倍。

MTHFR C677T 基因突变患者需要更多叶酸,若不知MTHFR 基因型的情况下,直接增加叶酸的用量,则有可能会造成叶酸过量,增加永久神经损害的危险、引发巨幼红细胞贫血、增加多胎妊娠的危险性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