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藏:涅槃不是死后的虚无,涅槃是中道

 静山主人v6drpr 2019-05-10

龙树实相涅槃理论,是从否定的角度理解涅槃。而《涅槃经》却是主张“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肯定了涅槃是“常(恒常)、乐(快乐)、我(自在)、净(清净)”的境界。可见两派对涅槃的看法截然不同。吉藏继承了前人的道非邪正、无所得中道的传统,对涅槃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吉藏明确提出涅槃是中道。吉藏说《中论》中的《因缘品》到《涅槃品》是诸法实相,也是中道,也是涅槃。

吉藏:涅槃不是死后的虚无,涅槃是中道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强说涅槃呢?吉藏说是鉴于人们没有能力体悟中道涅槃,如果不说涅槃,就无法度化众生凡夫,所以勉强设立一个叫“涅槃”的名称来说教众生。吉藏提出名有二种:一因缘名,二无因缘名。因缘名就如同佛弟子舍利弗,他为什么叫舍利弗呢?这是有真实原因和根据的,因为他的母亲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因此舍利弗这个名字,意思是“舍利之子”。所谓无因缘名,意思是没有真实原因和根据的。如坻罗婆夷,它是燕雀,被称为食油燕雀,事实上它并不食油,只是勉强称它为食油燕雀。涅槃也如此,无有因缘强名涅槃。

在涅槃无名非无名的无所得中道精神的指导下,吉藏对当时其他学派争议的凡圣、常无常、隐显、半满予以破斥,认为它们之间没有截然不同的分别,一切言教都是佛的方便教化,不能执着于涅槃的凡圣、常无常、隐显、半满。

凡圣

这是就凡夫与圣者来说明涅槃的含义。当时有学派提出佛陀在讲《涅槃经》之前,他所显现的身是不究竟的凡夫身,此后是达到了究竟涅槃的圣贤身。在涅槃之前,佛陀的圣贤身是被生死烦恼所覆盖着的。涅槃之后才显现圣贤之身,没有生死烦恼。吉藏认为涅槃是中道,它本来非凡非圣,没有凡夫、圣贤之分。但佛陀最后之所以涅槃,是为了教化众生,所以有时化身凡夫,做凡间之事,有时化为圣贤。所谓化为凡夫,做凡间之事,就是佛陀初出世间时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样做事,乃至学习骑马、射箭等各种技艺,这就是以凡夫的化身覆盖了圣贤的实质。但这只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才化为凡夫的,这是以圣开凡。佛陀过去是开凡覆圣,现在是开圣覆凡,显现出圣贤的本性,覆藏了凡夫的化身。佛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吉藏解释说,佛陀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众生根机不熟,没有能力接受高深的佛法,所以不能说圣贤境界的佛法,只得说凡夫众生能接受的佛法,因此以凡覆圣;现在众生根机已熟,才能对众生说我本是圣人,这就是以圣开凡。这便是佛陀之前覆藏如今开显的原因所在。但众生听闻佛陀时而以凡覆圣,时而开圣覆凡,就误以为有两种不同的佛陀的形象。吉藏认为这种理解大错特错。他说佛过去虽然以凡覆圣,但本质上仍然是圣人,只是众生根机未熟,为了方便说法,才不能自称是圣,而只能说是凡夫,哪里还别有一个圣人本性可覆藏呢?现在教化众生,也是过去被佛陀教化的众生,哪里还有另外一批众生可以去除、哪里还有另一个圣贤可开显呢?也就是众生、佛陀都是同一种人。所以佛经说显发如来,方便密教。过去隐藏不说称为密;现在显说,就是开密。总之,凡夫与圣贤都是佛陀在教化众生时的方便权巧,两者没有绝对的对立,而是圆融一体的,生死即涅槃,目的是要众生由此而方便权巧而最终悟入涅槃境界。

常无常

龙树曾说过:“何有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可见龙树对“常”和“无常”都是用四句加以否定的。但是涅槃学派认为佛陀在讲《涅槃经》之前,说的都是“无常”思想,涅槃时佛身是圆满常住的。所以过去说“无常”隐藏“常”,就是“覆”,也就是“无常”覆盖了“常”。而涅槃时佛身一向是“常”,称之为“开”,也就是在“无常”后开显了“常”。一句话,涅槃学派主张“涅槃”是圆满常住之法。

吉藏则指出常、无常就像凡圣一样,都是佛陀为了方便教化众生,即所谓“如此凡圣、常无常开覆并是大涅槃方便”。佛陀说凡圣、常无常乃是不可思议方便妙用罢了。

吉藏指出凡圣中又可分为凡始凡终、圣始圣终、凡终圣始、圣始凡终。为什么呢?佛陀一开始未成道之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只是一个凡人,所以称为凡始。佛经历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恒河支流尼连禅河,于毕钵罗树下的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而得正觉,这就是凡终。成佛为圣始,佛于拘施那罗的娑罗树间进入涅槃为圣终。圣始则凡终,凡终则圣始。但在中道的视角下,也可以说是凡始为圣终。如果不以无所得正观看待,就产生有所得虚妄,那么就是圣终为凡始。吉藏进一步说大乘凡圣有二种:第一,以方便权巧看,则凡圣皆无常;第二,以中道正观看,就没有凡圣,也没有凡圣的始终这种变化了。吉藏引用老师法朗的观点为证。法朗以开药治病为例。执着于常这种病严重,就设无常之药。众生执有为涅槃,因而设无;为了对治断除无常,就设常住,以涤除无常这种病。如果执常、执无常两种病都治愈了,那么设常、设无常的这味药也就没有了。所以说涅槃之法虽无所有而无所不有,虽无所不有而无所有。有无既然是这样,常无常也应当是这样,也即非常非无常。

总之,吉藏认为常、无常都是涅槃不同角度的展现,是佛陀善巧方便的教化众生方法。如果非要像涅槃学派固执于涅槃是“常”,生死是“无常”,这就落入了二见之列,从吉藏的涅槃是中道的角度来看,常、无常是不矛盾的,差别只是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而设立的不同名相而已。

隐显

这部分主要针对如来藏佛性而言。如来藏,就是指于一切众生的烦恼身中,所隐藏的本来清净(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如来藏虽然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的本性。所以如来藏一般被视为佛性的同义词。当时如来藏有两种解释:一是众生性颠倒的妄见而隐覆如来性,所以称如来藏;二是众生不堪闻如来之性,所以佛隐而不说,这也名如来藏。

吉藏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依据教义涅槃解脱时,断除违背常道、正理的妄见,就能显示如来藏,显示出的如来藏就称为法身;显示众生有佛性,就显示出众生是佛性根本,众生是佛,所以有佛性,反之则不得有佛性。吉藏以人的姓名为例。他说比如有人叫张郎,才有张姓。如果此人不是张郎,那就不能有张姓。佛性也是这样。就此而言,只是因为众生的执迷不悟,所以才说“隐”、说“藏”,哪里别有一个真实的如来藏可以隐藏呢?只是因为众生觉悟,所以称为“显”,其实法身本来无体可显,没有一个真实的“如来藏”可以显现,“隐”与“显”只是因众生迷、悟的不同罢了。有学派也认为如来藏体为虚妄所覆,名为“隐”;体性显现,名为“显”。隐显犹如“贫女宝藏”“暗室瓶盆”,都是实在的事情。那和吉藏说的隐显有什么区别呢?吉藏解释说虽然双方都说隐显,但意义却大不同。就像是箜篌一类的音乐,没有棍棒的敲击因缘时,就没有声音可以听到,但这并不是说有声音躲藏在其中;当因缘具足时,它就会发出美妙的声音,但这也并不是有一个独立于箜篌的声音显示出来。如来藏就是这样,“隐显”都是出于因缘。吉藏反复论说目的在于说明如来藏只是方便权巧,不能执为实有,“隐”“显”只是对如来藏不同层面的解释而已,只有站在中道的立场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如来藏的真义。

半满

“半满”即半字教与满字教,合称为“半满教”。“半字”原指梵语的生字根,即字母;“满字”则指集合字母所构成的文字。古印度有一本著名的文法书叫《毗伽罗论》,书中第一章《悉昙章》,是说明生字的理论,人们称只学习这第一章是“半字教”,如果学习全部五章,就称为“满字教”。相对于“半字教”,“满字教”圆满而殊胜。佛教转用它的意义,在《涅槃经》中第五卷与第八卷的譬喻中,以“半、满”比喻佛陀教育子弟时,有部分的讲说,有全部的教授,犹如《毗伽罗论》的特征一样。《涅槃经》的譬喻,引起诸多不同的解说。有人以常住教的《涅槃经》是满字,以过去无常教的各佛经是半字。有人说只有《涅槃经》是常住,是满字,其他都是无常的半教。有人认为生死无常不通常,涅槃常不通无常,乃至说金刚心无常不通常,佛果常不通无常。以上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涅槃经》是圆融具足的满教。

吉藏认为半满的说法本身就有缺陷。他提出三条内容来解释“半满”之义。

无常为半常为半,无常为半常为满。意思是说“无常”和“常”各为“一半”,两者相比,相对于“无常”的“一半”,“常”的“一半”比较高深,所以名为“满”。

常无常皆半,是常无常所病皆洗除尽,名之为满。这是将上面第一条中的两半合起来称为“一半”,因为“常”与“无常”相对于佛圆融一体的教法,各自只不过都是一半而已,因此只有“常无常”的病患除去以后的境界才是“满”。这比第一条进了一步。

常无常用半,非常非无常体满,这是体、用不同。此体用、用体具足始为满。这是从体用上来讲的。常、无常只是方便的“用”,称为“一半”,体、用具足的“非常非无常”才是“满足”。这条比第二条又进了一步。可见,吉藏对“半满”的解释是不执着于某一种说法,认为“半满”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意义。从“半满”之义来解释《涅槃经》,就不能认为此经是究竟的常住教,涅槃只是佛陀对治众生病患的一种方便权巧而已。

总之,吉藏认为涅槃不是死后的虚无,也不是与生死截然相反的另一个实在可得的世界。同时,涅槃又是佛陀方便教化众生的教法,众生不可闻名作实而有所执着。从这一角度来看,吉藏的涅槃学说一如他其他方面的三论学,也是以“无所得中道”为最后归依。

摘自吴建伟《吉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