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4): 241-242 作者:李家平 滕皋军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中期(B期)肝癌的标准治疗策略,在我国TACE的应用广泛。鉴于TACE本身缺乏标准,《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应运而生。指南突出实用性、本土性、规范化、个体化,其发布标志着我国TACE技术向肝癌规范化治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正文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在我国是常见肿瘤,患病率居肿瘤第4位、病死率居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55%集中在我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自1976年Anderson肿瘤中心放射科完成首例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以来[2],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逐步成为介入医师重要的工作之一。40多年来,TACE拯救了无数肝癌患者的生命,已成为权威指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指南中期(B期)肝癌的标准治疗策略[3]。在我国,TACE的应用更为广泛。一项研究纳入了8 683例中国肝癌患者,对其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可以根据BCLC指南标准进行分期的6 501例肝癌中,0期占3%、A期占30%、B期占9%、C期占55%、D期占2%[4]。然而,虽然TACE已成为BCLC中期肝癌标准的治疗技术,但TACE本身却缺乏标准,这是过去10多年我国介入医师参与的系列国际肝癌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常遇到的'尴尬事'。笔者发现:中国的TACE与欧美的差别很大,与同在亚洲的日本、韩国,甚至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也存在差别;即便是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甚至同一科室的不同医师之间TACE的具体操作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TACE技术本身也在不断演绎发展中,临床常用的TACE有传统的碘化油作栓塞剂的cTACE(conventional-TACE),也有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载药微球做栓塞剂的TACE(drug eluting beads-TACE,DEB-TACE)、放射性核素90Y微球做栓塞剂的放射化疗栓塞等。因此,为了提升肝癌TACE尤其是cTACE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定一项贴近中国肝癌TACE治疗的特点、同时反映国际最新进展、指明未来发展趋势的指南迫在眉睫。 因此,《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作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2018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该指南的写作队伍实力雄厚,基本囊括了国内肿瘤介入领域的重要团队,尤其是执笔者,均为学术背景强、活跃在临床一线的中青年介入医师。为了体现指南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执笔者从1 000余篇文献中精选出200多篇代表性文献,以严谨的态度、国际化的标准定位编写;为了体现实用性和中国临床介入诊疗的实际情况,该指南在取舍文献时,着重采纳了许多来自国内的高质量论文。指南从概述、适应证与禁忌证、围手术期处理、设备器械与药物准备、伦理与知情同意、患者术前准备、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操作、并发症与处理、疗效评价与随访、综合治疗等十几个方面进行简洁、全面地叙述,其特点如下:(1)突出实用性:指南涵盖了介入科医师处理肝细胞癌cTACE的所有基本流程、注意事项等,同时兼顾到基层临床医师,也适用于其他专业的医师学习使用。(2)突出本土性:立足于我国肝癌患者治疗的实际情况,同时兼顾新进展,尤其是与我国同属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与我国港澳台的治疗经验。(3)突出规范化:指南所有具体推荐都标注了'证据质量'和'推荐级别',为一线临床医师提供了权威性策略指导和循证学依据。(4)突出个体化:着重介绍了cTACE联合消融、内外放疗等局部治疗技术,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等系统治疗的最新成果,充分融入了我国学者的临床实践经验、专家共识和临床研究数据。 总之,《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cTACE技术向肝癌规范化治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希望这部结合国际新进展和中国特色的指南能够成为我国肝癌cTACE技术的一个风向标,在临床实践中为医师与患者提供切实的帮助,促进肝癌cTACE技术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个体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推动我国肝癌诊疗研究的发展,造福所有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