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敌的步法是比较多的,分动静两类。静类称为步型,动 类称步法。拳术或散打基本步型只有几种。陈郎中绝技中以马 步(又名骑马步)、弓步(也称弓箭步)、虚实步、丁八步为主 要步型;以麻雀步(又称插步)、莲池步(又称观音坐莲)、并 步(又称垫步)、跳步为主要步法 马步 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均朝前,屈膝下蹲,身体 略向后坐,大小腿成直角,含胸拔背,腰直 臀敛,两膝相对里扣。两手臂提与胸前,两 肘靠近两肋约距一拳宽。左掌在前,右掌在 后(也可右掌在前,左掌在后),前掌略高 于后掌。指尖不超过眉心,四指前伸,大拇 指弯向掌心,后掌四指指向前腕横纹处约距 一拳宽(图47)。 这种步法处于临敌前御敌状态,退可以 守住,进可以攻击对方。步子稳健,进退自 如,便于换式 图47 弓步(分左弓右前步和右弓左箭步) 身体自然站立,左脚上前一步,成弓步状,右腿绷直(图 48)。上身正直,腰胯放松,重心落在两腿 之间,两脚尖略向内拐,脚趾稳抓地面 两手掌提起,左掌齐眉高,护住头面七窍 右掌齐胸高,护住胸部。抬头目视前方 这种步法由两腿分开距离的长短而分 为大、中、小3种弓箭步。临敌时视对方 部位的高低远近而灵活使用。若对方距离 近,点击部位高,则用小弓箭步,反之则 用大弓箭步。平时习练以大弓箭步为主 大弓箭步难度大,由难而易比较容易。 虚实步(左、右虚实步) 身体自然站立,左脚上前半步,脚尖 点地,左腿不受力,可以灵活摆动;右腿微 屈,身体后坐,重心落在右腿上。右脚掌向 身体中线拐进,脚趾抓地,手掌姿势如马步 一高一低上身躯直,右侧,含胸拔背,不塌 腰,敛臀,头正,目视前方(图49)。 这种步子便于防守,稳如泰山,也可伺 机起前腿点击对手,高低上下均可自如。习 练者左右换式进行练习 图49 四、丁八步(左、右丁八步) 身体自然站立,两腿屈膝半蹲,右脚全 脚掌着地,脚尖内拐,脚趾抓地。左脚用 前脚掌着地,位于右脚左前方约1尺,脚 尖亦向内拐。右脚尖正好指向左脚脚弓部 (这种步子两脚形成的形状像丁又不完全像 丁,像八又不完全像八,故说它“丁不丁, 八不八”,名曰丁八步),上体躯直,右侧, 重心落于中线略后处,头正,目视前方 手掌动作亦如马步,举手护住头胸部B (图50) 这种步子作预备式为多,可攻可守 五、麻雀步(分前后插步) 这是一种动态步子,以虚实步为基础 1.预备式:左虚右实步 2.上身由原右侧向左侧旋转,同时,左脚提起经右脚跟 往右腿后约1尺远落步。 3.身体向右侧的同时,左手向下挨近右臂肘部继续向胸 部靠近。反向类似原右手动作。右手向上反向取代原先左手的 位置,同时,左脚提起经右脚跟往右腿后约1尺远落步,重心 落在左腿上,右脚尖点地,右腿脚不受力成右虚左实步。 4.反向重复2的动作,左右式交换即为麻雀步(图51) 【要领】 姿势变换一开始,身、手、脚同时启 动,同时落定,即所谓“整齐”。练语云:“快 有破,慢有破,整齐无破。” 2.一脚的进退、侧动,必须回到不动腿的 脚跟处再出去,即所谓“脚动必须先回娘家”,國 以防对手半路截击。 3.在练走步的过程中,身体高度、腿的弯 曲程度,前后须始终保持一致,不能时高图51 时低 4.预备与收式时目视前方,动步过程中,目光随手走 5.麻雀步可进可退,上面习练过程是以退为例,习者进 退都必须练习,才能在对敌时应万变。 这种步法身形灵活,换式迅速,进退自如,临敌时能攻能 守,配上点穴技法,威力很强 观音坐莲(莲池步 1.预备: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 两侧,两脚均向内形成内八 2.左脚不动,右脚从身前迈过左脚,在左脚外侧落定, 并同时下蹲,左膝挨地。 3.两拳在眼前交叉,离面部约半尺距离,右拳在左拳 外侧。 完成上式约10秒后,身体略升高并向左转180°,提起 左腿在身前过右腿,并在右腿外侧落定,下蹲并右膝挨地,左拳放在右拳外侧。 5.完成动作10秒后又重复第2式,左 右腿交替练习(图52)。 这种步法主要用于矮身躲闪并攻击敌人 腹部及下盘, 【要领】 1.身体左右旋转时,双拳不离面门即 举手不离七孔 2.动作进行过程中,双腿始终弯曲受 力,不能站起,高度越低腿力越强。 七、果老赶羊(垫步) 1.预备式:以马步式站立。 2.以右式为例:左脚突然提起,快速向右脚脚弓处落地 (若是向前方,则后脚落于前脚跟处),同时碰击右脚弹起,将 步位让给左脚,右脚再往右一步落地。 用法:这种步法用于进攻。分为右式(向右进攻时用的左 脚垫右脚)、左式(向左进攻时,右脚垫左脚)、左前式(向前 方攻击时的左脚垫右脚)、右前式(向前方攻击时的右脚垫 左脚)。 八、仙猿攀树(跳步 1.预备式:双腿微屈,比一般马步稍高,两手握拳于 腰侧。2.前跳步:左脚猛蹬地助力起跳,两手 握拳自然摆动。右腿膝部稍弯曲快速向前 跳起落地(后跳步即快速向后跳起落地) 图53) 这种步法攻守都可用。 【要领】 1.要注意练习弹跳力。 2.起跳发力要猛,收步要稳,掌握好动 态中重心的变化 图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