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别人优秀的样子,却往往忽略了他们为此付出了近乎自虐般的努力。 一个自律到骨子里的人,看上去大多是无趣的。 在别人出去玩乐的时候,一个人窝在那里看书;在别人享用着美食的时候,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周末的时光,很多人慵懒地睡到中午,他依旧雷打不动的早起、跑步、看书、工作...... 这样的人,不仅看起来无趣,甚至感觉有自虐倾向,活得一点都不洒脱和自由但真实情况是,自律的人比不自律的人要自由得多。 如果你总是随心所欲,讲究及时行乐,不知道努力,别人玩你也玩,别人努力你还在玩,依旧放纵自己。 那么如此不自律的你,现在看似是自由的,但你会发现自己越活越没有自由,没有选择的资本。 03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越自律,越有话语权,身体和人生都是如此。 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一个月两个月也许还是看不出来,但是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终将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50岁开始健身的王德顺 练了三十年从未间断 正比的,量变足够了才可能促成质变。 这就是一个人为什么要自律的原因,和梦想沾不上边,就是简简单单地为自己以后能真正自由一点,身体和人生都自由一点。 是啊,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不会把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成长自己。 04 所有优秀 ,背后都有苦行僧般的自律。 说要自律的人很多,可坚持自律的人很少,就像爬一座险峻的高山,越临近山顶,能够咬牙坚持往前走的人越少。 好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自律。 还记得去年的时候,一位名叫沈华的96岁老爷爷走红网络,健身26年的他体格健壮,完全不像一个近百岁的老人,大家都喊他“华仔”、“华叔”。 沈老每天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从不超过晚上十点睡觉,早晨四点多就起床活动身体,每天下午到健身房报到。 “动则慢衰,动则慢退。”这是沈华的健身理念,他活得就像个年轻人。这位老人亲测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定律。 他的同龄人很多都已经不在了,沈老说:“现在健身和运动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60岁退休,带孙子那段时间我就看书看报纸,那时我经常感冒。后来看那些书籍报纸说人要适当的运动,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病痛就少了。” 七十多岁的沈华最初进健身房,总遭遇很多白眼,很多人都觉得他一把年纪,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可现实是,很多年轻人只是健身房的过客,沈华却用二十年变成了为人熟知的“肌肉爷爷”。 “运动锻炼很苦,逼不来的,只有靠自觉。”说到这一点,沈华一直很欣慰,“在我的带动下,儿子儿媳妇也能加入锻炼身体的队伍中来,我很高兴。” 05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30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快有40个年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经典又高产。 他写作有个习惯,每天只写4000字,400字一页的纸,每天写到10页就停下来。 另外,他每天都会拿出一个小时出来跑步,雷打不动。正是这种高度自律,让他有精力能够持续产出优秀的作品出来。 村上春树说,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生活再放肆,也要适度克制,不想做油腻的中年人,那就从自律开始。 商业大佬们的自律性更是可怕,李嘉诚那么成功的人士,依旧坚持每天晚饭后看英文电视,不仅看,还跟着大声说出来,怕自己落伍;每天临睡前坚持看书阅读。 作为昔日亚洲首富,李嘉诚酷爱打高尔夫球,有媒体采访,他每天6点起床打高尔夫,日复一日的坚持,这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李嘉诚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的健康如堤坝保养,当最初发觉有渗漏时,只需很少力量便可堵塞漏洞;但倘不加理会,至崩堤时才作补救,则纵使花费更多人力物力,亦未必能够挽回。坚持太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