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重声明:本帮菜不是甜的!不是甜的!不是甜的!

 感慨往事如烟 2019-05-11

今天来给大家搞搞脑子

  本帮菜,到底甜不甜?

上海人摸摸自己的良心

感觉平时妈妈放糖确实不要钱

还听说上海人血管流的都是糖水

这大概是上海人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不仅是妈妈放糖不要钱

外面餐馆更像是点菜白送糖和盐

要么齁甜齁甜

要么齁咸齁咸

直到遇上一位本帮菜大师才知道

不对的

完全不对的

今天我们想为本帮菜平反

  本帮菜,真不是甜的!

Q1

这位本帮菜大师,是谁?

陈建新,中国烹饪大师

师从本帮菜宗师李伯荣先生


陈建新,19 岁开始掌厨,至今已有 40 年深厚经验。他是中国烹饪大师、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上海烹饪协会理事,履历非常漂亮。

▲左,李伯荣大师;中,陈建新师傅

陈师傅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身份,国宝级厨师、本帮菜宗师级人物李伯荣先生的关门弟子。

▲第一排正中,李伯荣大师,来自《舌尖2》截图

李伯荣大师曾上过《舌尖2》,毫无疑问的“上海本帮菜第一人”。能成为他的弟子,全上海有此殊荣的人寥寥无几。陈师傅继承李伯荣大师的衣钵,始终坚持做最传统正宗的本帮菜。

Q2

真正的本帮菜到底甜不甜?

甜,只是表面

正宗本帮菜是入口甜,收口咸

说起本帮菜的特色,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叫浓油赤酱。但吃起来到底是个什么味,一个个却又说不上来。

那这次一定要记住了,本帮菜的味道是:

入   口   甜

收   口   咸

我们来到陈师傅开的名厨本帮馆,点三道经典本帮菜,让他来给我们细细讲讲~

油 爆 虾

一盘吃懂本帮菜

一口一个 high 不停

▲杏花楼的油爆虾

本帮菜烧得好不好,点一盘油爆虾就知道,堪称本帮菜味型的代表

▲陈师傅的油爆虾

一般饭馆的油爆虾是小虾(比如杏花楼),陈师傅的油爆虾用的则是更大的基围虾。

虾炸得酥脆,炒得地道,一口一个,香甜咸鲜,饱满过瘾!

这道油爆虾炒得妙,酱汁轻盈不浓稠,均匀裹在炸得酥脆的虾壳上,不粘,泛着好看的棕红色光泽。


吃油爆虾,第一口一定是甜的,但细细嚼过后,口腔中泛起淡淡的咸鲜。这就是本帮菜追求的,入口甜,收口咸!很多店炒过了头,白糖变焦糖,那才是真的甜!

所以魔都小囡们记住了哟,本帮菜的甜,其实是先甜后咸,味道有层次哒!

八 宝 辣 酱

原来以前吃的

都是假货

八宝辣酱,很寻常的家常菜,但其实很难做。先听陈师傅说,八宝辣酱到底有哪八宝:

八宝,是四荤四素。

四荤:鸡胸肉丁、肉丁、肚丁、鸡胗或鸭胗

四素:香菇丁、笋丁或茭白、豆腐干丁、花生

陈师傅自己做的话,还会加入白果、虾仁和青豆。上来的,就是这样一盘“十二宝辣酱”。材料丰富,混合着豆瓣辣味和海鲜香味的复杂香气,不禁叫人食指大动!

正宗八宝辣酱的酱,一定是甜面酱 海鲜酱 郫县豆瓣酱调和而成,标准的先甜后咸。外面餐馆偷工减料,只用甜面酱或海鲜酱,香气就差好多!

这道菜还讲究旺油不漏油,辣酱炒得好,刚上桌是看不到油的!吃起来滚烫鲜香,酱汁油润不腻,不会发干!

再吃一会,才会看到缓缓有辣油渗出来,神奇!所以,看到有刚上来就冒油的八宝辣酱,退货退货啦!

材料选得好,酱汁调得妙,火候掌控得巧,一盘八宝辣酱真的能颠覆你对辣酱的所有固有印象。香到连摄影师都想放下相机,直接开吃!

来来来,摄影师辛苦,请吃八宝辣酱盖浇饭!最后我们自己还打包了份,回去继续拌饭!

还有八宝辣酱是没有土豆丁哒,加了土豆丁那叫辣酱面浇头,记住没!赶脚以前吃的八宝辣酱,都是假货!

草 头 圈 子

旺油急火快炒

碧绿又脆爽

又是一道甜咸结合的菜,但名厨本帮菜的出品……嗯,有些不一样!

盘子底部透着一层油,我们小声嘀咕:“是不是有些油腻啊?”抓住陈师傅一问,才知道虚惊一场。

陈师傅说,炒草头,油是一定要多的。在锅内急火快炒,炒出来的草头才会碧绿,色清,而且爽脆。其实不油的,尝尝看啊!

确实如陈师傅所说,草头一点也不油,吃口爽脆、鲜嫩,而且油也提供了很好的保温性。上面的圈子香甜,不失风味。

原来一盘看似简单的草头圈子都那么有讲究哒,真心学到了!本帮菜的这些要点,你记住了吗?

Q3

有没有特别厉害的本帮菜?

有的!

这些菜,可能你半辈子都不曾吃过

真正的本帮菜博大精深。

下面这三道菜,很厉害,但外面 99 %的本帮菜馆都不会做。作为上海人,你一定要知道!

扣 三 丝

厉害到和淮扬菜比刀工

不落下风

本帮菜的刀工扛把子,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美观,甚至上过《舌尖2》。三丝即鸡丝、笋丝、火腿丝,据说一定要切够 1999 根

▲《舌尖2》截图

名厨本帮馆的这道扣三丝有没有 1999 根,咱没数过。只知道制作破费时间,光是切丝就要耗费 15 分钟。所以吃这道菜,是要预订的,厨师都要提前准备。

▲《舌尖2》截图

最后切出来的丝要能塞在一个小茶杯里,再扣在盘子上,倒上高汤。

揭开茶杯,就是一个“美”!

陈师傅店里的三丝已经很细啦,能紧紧扣在一起。想用筷子夹一口,竟夹不出来!这抱团的力量,简直惊人,可见功夫之深!

正确吃法应该是先拿掉顶部的香菇,然后用筷子或是勺子挑开,让三丝浸润在高汤里,是不是有点大煮干丝的既视感?扣三丝和大煮干丝,说不定真的有渊源呢。

碗里的高汤是清鸡汤,撒了草头增色増香,看着就很鲜。

浸透了鸡汤鲜美的三丝,鸡丝韧,笋丝脆,火腿丝鲜,多种味道美妙组合。嗯,比大煮干丝好吃多了啊!

虾 籽 大 乌 参

老上海创意菜

回味三十年代风云老味道


本帮经典名菜!毫不夸张地说,会做这道菜的饭馆,才能算得上是正宗本帮菜!

虾籽大乌参的来历也是赫赫有名,最早于上世纪 30 年代,由德兴馆名厨杨和生师傅首创。杨和生师傅的弟子,便是鼎鼎大名的李伯荣先生。再由李伯荣先生传授给陈师傅,可谓三代传承

这道菜的底子是本帮菜经典的红烧,以鲜汤和酱油调味,用干虾籽提鲜。最后烧出来,汁浓酱红,勾人食欲!

这道创制于旧上海的本帮菜,就如同那个时代的上海,混沌、霸道又充满冒险精神

乌参全是胶质,原本极难入味。但表面的红烧酱汁鲜甜,内里的乌参软糯又弹牙,透着海鲜特有的鲜香与咸香,混沌却又搭配巧妙,再次体现本帮菜入口甜、收口咸的特点。

为了烧出乌参的鲜,在那个味精尚未流行的年代,撒上天然的增鲜剂——虾籽,这就是霸道。

能将卖不出去的乌参变废为宝,创制新菜,又体现了老一辈上海人的创新和冒险精神。

可以说,吃虾籽大乌参,除了吃它的软糯鲜香,也是吃它的老上海味道!

注意,属于本帮菜中的贵价菜,298 元一份,需预定!

糟 钵 斗

一道近乎失传的菜

很多上海人听都没听过

虾籽大乌参是幸运的,还有很多饭店在做。而这道历史更加悠久的本帮经典菜却是低调得让人惋惜,听说过的人少,会做的餐厅更是凤毛麟角。

相传糟钵斗创制于清代嘉庆年间,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真的是古董级本帮菜,也需要预订。

这道菜看起来好像貌不惊人,不就是砂锅嘛。但里面包含有五种猪内脏,有猪肺、猪肝、猪脚、猪肚、猪舌。

每种内脏的处理都不尽相同,要完全去除猪内脏本身的腥臭味。然后吊入高汤,加入香糟卤,是不是很农家菜的感觉?淳朴,又大碗!

既可以当汤喝,也可以当菜吃。里面的内脏都炖得酥烂,砂锅保温性也好。你看,刚端上来都还在冒泡呢!

建议你啊,先吃内脏。猪肝粉嫩,猪脚软糯,猪肚耐嚼,猪舌弹牙,猪肺清甜。量很足,适合三四人一起吃。

等砂锅的温度慢慢降下来后,一股馥郁的糟香味扑面而来,喝汤吧~不甜的哦,特别鲜,带着糟卤、猪内脏和蒜叶的曼妙香味!吃过这口锅,外面的一切砂锅都是将就!

叫上一桌人一起吃,热气腾腾,热热闹闹的,很开心。

其实厉害的经典本帮菜还有很多,比如青鱼秃肺、红烧鮰鱼、红烧河鳗……但因为制作和成本上的原因,会做的馆子也越来越少。

只能感叹上海人的传统,居然消逝得那么严重,以至于大家都觉得本帮菜只是甜而已……

Q4

本帮菜到底为什么会甜?

出身市井

以及吸取百家之所长

这是一个灵魂追问。但,没有定论,我们只是推测。

本帮菜发源于浦东三林,这确凿无疑。至今陈师傅的店内,依然挂着李伯荣大师的亲笔,上面写着“传承本帮技艺,发扬三林特色”。

当年三林厨师进市区打拼,干的都是苦活累活,所以做菜都是重油重糖高热量。出身市井,是本帮菜给人“甜”印象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原因,本帮菜受其他菜系的影响本就极深。旧上海有“十六帮别闹申城”的说法,苏锡菜、安徽菜可以说是旧上海餐馆的主流。至今,很多上海老字号,底子都是“外帮菜”嘞。

不过归根结底,本帮菜是上海人的菜系,虾籽大乌参、糟钵斗、青鱼秃肺都是上海人自己的创新。只是坚守传统老味道的本帮菜馆越来越少。渐渐地,连上海人自己都不知道正宗本帮菜是什么味了。

本帮菜的传承,真的刻不容缓!

所以,本帮菜真不是甜的!

即便是甜

也是入口甜,收口咸

齁甜,那是苏锡菜

齁咸,那是宁波菜

如果你在外面吃到很甜的本帮菜

那只能说明这家饭馆不行

而不是本帮菜不行

  侬明白了伐?

上海必吃:名厨本帮馆

地址:汝南街 118 号(近局门路)

电话:021-53017577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11:00-14:00  17:00-2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