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公历抄袭中国元代郭守敬《授时历》

 福华pt34dbrl4u 2019-05-12

 在汉民族天文历法的发祥地——阆中古城的唐代状元府旁,竟然竖立着一座清代道光年间修建的天主教堂,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由此可见一斑。

   现行的公历为格里历,是格里高利十三世教皇于1582年颁布施行的。使用的“公元”其实就是“耶稣纪元”。

   格里高利十三世教皇在公元1582年的修改历法,改儒略历41闰日,为40097闰日(能被4整除,不能被400整除年份不置闰),这样400年就有146097日,除以400年,回归年值由儒略历的365.25日改为格里历的365.2425日,与现代天文测得的回归年平均值365.2422日仅相差0.0003日,3300年才相差一日。格里历为世界现行公历。

   黄帝律历,又名轩辕甲子历,是华夏农耕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历法,同时使用干支纪岁和干支纪日,在十九年间设置七个闰月来调和日月的运动,为阴阳调历,是人类社会的高级历法。其中干支纪日为60日一循环,不考虑年、季、月,这对于天文历算非常便利。从黄帝元年秋分(公元前26971014日)甲子日至今,一天未曾中断。

   元代郭守敬造《授时历》,定岁实(回归年,从前一年冬至点到后一年冬至点)为365.2425日。

根据《元史》记载,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冬至点测量与现代天文历算相差三刻(约45分钟)。

至元十八年冬至(公元12811214日)冬至是一个甲子日,这个天文节点可视为《授时历》历元(历法起算点)。

 西汉落下闳创首部汉历《太初历》,历元根据《汉书》记载为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公元前1051225日)。这年冬至也是甲子日。《授时历》历元与《太初历》历元相差505860日,相距1385年。但《太初历》历元的“冬至点”比现在天文历算冬至点迟了一天多。《授时历》逆推三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日食与现代天文历算相差约三刻。由此推断,元代郭守敬用《授时历》逆推的“冬至点历元”应该与史书记载的《太初历》历元“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前移一日左右。所以,《授时历》历元与郭守敬《授时历》推算的“《太初历》历元”应该相差505861日。505861日除以1385年,取小数点后四位即为365.2425日。

《授时历》施行于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共施行364年。《授时历》颁布301年后(《授时历》施行期间),即公元1582年,格里高利十三世教皇改历,改1582104日(星期四)第二天为1015日(星期五)。

为什么格里高利十三世教皇这么任性?中国古代任何一个帝王谁都不敢如此任性。这是因为西方历法的“元”,即“公元”是逆推出来的,他们找了一个古罗马太阳神的节日——冬至日,这天恰好为礼拜日,于是就把这天定为“耶诞日”,把这一年定为“公元”。公元325年,欧洲基督教国家召开宗教会议,定每年321日为春分日。但儒略历采用41闰日,每128年差一天。到了1582年前后,春分点为311日,前移了10天。所以格里高利教皇要赶上这十天。

但为什么要在1582年进行改历呢?我们翻开这年的日历表会发现,这一年的“耶诞节”正是《授时历》十二月初一,是日月合朔的日子。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西方社会对于中华文明依然是亦步亦趋地模仿。

在天文历算中,如果要得出小数点后四位数字的回归年值,必须要有一千年以上的准确可靠的天文观测史,这在长时期以宗教为主体的西方社会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王笑冬历时四年增补的太学版《国学天文三字经》:郭守敬,授时历。朔望合,岁实密。三百后,格里袭。九七闰,今公历。

这个“袭”不是沿袭,而是对中华文明赤裸裸的抄袭,是西方社会对中华天文历算文明成果的公开剽窃。

閬中古城 落下閎漢天文学宫 学正 王笑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