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内心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

 昵称32353910 2019-05-12

内心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

很多时候我们会给类似的论调贴上鸡汤的标签。在我的观念中,不存在绝对的偶然,任何稀奇或热闹的现象背后潜伏着引发这一现象的整个系统,它们往往像冰山一样庞大繁杂。东方宗教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延续了数千年,这背后一定有超越玄学的内涵。

“心”和“物”的分裂由来已久,神学、哲学、科学一直在尝试调和二者的关系,却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方面,神学将“心”作为一种与超自然力量对话的导体;另一方面,因为“心”难以量化,无法捕捉观察,具有神秘主义特质,一直被排斥在科学之外。有时候在想,科学的本来目的是寻求最终真理以消除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混乱认知,达到认知统一,然而科学却把人们引向了多元化,制造了更多的混乱迷茫。

为什么人们对心灵问题如此执着?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心灵方面的切身体验,但作为社会主流的科学文化并没有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矛盾之处是问题的切入口。科学巨人们的灵光乍现时刻,多少也有些神秘主义的味道:苹果树下的牛顿、门捷列夫的梦以及爱迪生、乔布斯的灵感迸发。神经科学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将这种感性时刻称为“心流”。诸多类似的感性体验,进化生物学家给出的解释是物种演化,人类的欢乐、恐惧和焦虑这些情感,只是面对外界刺激时的生化反应。

科学在解释现象上的确是有很大优势,但这些解释虽然有丰富的实验证明,但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因为解决问题只是了解各个元素是什么并不够,在复杂的系统中,各个元素的关系也至关重要。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在科学的世界依然是分裂的。我们知道脑岛是痛觉中枢,也了解它的神经传导机制,不同主体有相同的生理机能,但是面对相同的刺激时,人们却有不同程度的痛苦感受,将外界刺激转化为内在生化信号是一个至今仍然神秘的过程,虽然如今有行为心理学、具身认知等类似的研究,但只是基于经验现象得出的统计学规律,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解释。

回归到开篇的那句话,内心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最近关注这句话是因为这段时间自己内心浮躁,一直在逃避安静时刻,刻意让自己热闹起来,因为安静下来的时候你不得不去面对内心的纠结和痛苦。这让我想起波西格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提出的“价值僵化”的概念。当我们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时,我们多是按照之前的价值观念来选择和行动,一旦我们对情景变化的觉知减弱,依然沿用之前的价值观念,很可能会墨守成规的做出愚蠢的事,而这样的情况在每个人的身上常常发生。

这让我思考,内心宁静为何有如此的力量?姑且把人比作一个信息处理器(很可能是不恰当的),通常会有两种状态:熵增和负熵。如果我们任由信息激发情绪的生化反应,只会顺着人的本性激发出越来越混乱的状态,这是熵增状态。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这些信息,让信息处于规则化或者屏蔽信息,自己的内在就会得到所谓的宁静,这就是负熵状态。在屏蔽和梳理信息的时候,也会让我们从新评估处理信息的方式。内心的宁静是超越感性和理性之上的状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真实,以便能触及现象之后的本质,作出更符合自己价值标准的选择。

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为这样:在我们接触到外界信息之时,会有一个短暂无意识状态,这个状态类似于道家所说的“无”,而后我们的感性给出一个价值标准或目标,理性为这个标准或目标找出方法。所谓的心灵宁静就是让我们回归这个短暂的“无”的状态,不断的基于真实,审视感性价值标准和理性方式方法的其它可能性。

为什么内心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

我们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划分,明白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化系统,也了解所谓的感性和理性是人类处理外界信息所演化的认知属性。这些结构和过程我们都有深入的了解,但它们综合起来却异常复杂神秘。其复杂之处在于,人有觉知的能力,在外界刺激转化为生化反应的过程中,会有衍生无数可能。此刻让我想起奇异博士预知未来的能力,他用时间宝石预知了打败灭霸14000605/1的概率。宁静内心类似于奇异博士的这种能力,让我们看到对外界刺激不同角度的解读,而不是顺从认知惰性用惯用的方式处理表面相似的问题。原研哉说:从无到有当然是创新,但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更是创新。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