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肠癌是我国十大高危恶性肿瘤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因肠癌而去世。其实,肠癌很大程度上是“拖”出来的,对于一些腹泻、便秘等症状,很多人都以为是小毛病,结果一拖再拖,形成肠癌。因此,有一些早期信号,一定要提前知道! 1、排便习惯改变 肠癌初期,往往会出现大便形状和习惯的改变,如长时间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排便次数莫名增加或减少,每次的排便量并不是很多,有时候只是排出一些黏液。 2、大便颜色改变 大便颜色的改变是肠癌的一个重要信号,正常的大便颜色为棕黄色,如果大便的颜色变成暗红色、黑色,就预示着身体健康可能出现了问题。 3、长期大便细软 长期大便很稀也要注意,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大便都偏稀,甚至呈水状,那么可能是由结肠息肉或肿瘤阻塞结肠造成的。 4、夜间出现盗汗 当癌细胞从结肠开始扩散到其他部位时,大约有10%-25%的患者会在夜间异常出汗。当人体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癌症作斗争时,体内会出现炎症,会因此发烧,而大量出汗是人体降温的措施之一。 5、常有腹痛腹胀 肠癌患者早期,会因肠道梗阻发生腹胀、腹痛,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其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是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并且按压时,会发现不同程度的肿块。 1、大便潜血检查 粪便隐血是最经济实用的肠癌筛查方法,可以发现消化道的微量出血。而粪便隐血正是肠癌的症状之一。但是便隐血对于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比较低,还需结合更精准的筛查方法。 2、肛门指检 距离肛门7厘米以内的肿瘤,90%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且有数据显示,我国直肠癌70%以上为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时可触及。 3、肠镜检查 肠镜是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筛查肠癌的方式,80%的肠癌患者都是通过做肠镜而检查出来的。高危人群应遵医嘱,每年按时做肠镜。一般人群建议45岁开始,每隔3-5年做1次,尤其是大便潜血呈阳性的人,应及时做肠镜检查。 1、每天运动半小时 医学研究表明,每天走路半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降低二倍多。这是因为运动会加快胃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不仅有效预防大肠癌,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2、适当多吃粗粮 大肠内含有许多有害细菌,多吃粗粮能让大肠蠕动速度加快,加速这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同时粗粮含有的营养素丰富,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大肠癌。 3、通便排毒 长期便秘可导致滞留在大便中的致癌物浓度越来越高,肠壁与这些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也是结直肠癌的一个诱发因素,当然便秘同时也是结直肠癌的表现之一。因此,常吃排毒养颜胶囊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毒素堆积,也是预防肠癌强有力的措施。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欢迎大家踊跃发言,如果小编哪里有说错的地方,请大家及时指出,最后希望大家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
|
来自: 昵称56535718 > 《疾病症状》